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骆芃芃 >> 我的劳动
“神刀女”骆芃芃的成长笔记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10-19 16:59:00    中国青年网

  骆芃芃作品 释文:篆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图

  1958年,骆芃芃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文化家庭。因为父亲从事文字工作,爱好藏书,在这种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小时候的她就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收藏的书籍中,她从《故宫周刊》中学习了版画,也进一步了解到了篆刻艺术,她感觉那一方方印章的背后仿佛都藏着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从此爱上篆刻,欲罢不能。

  在回忆这段岁月的时候,骆芃芃说:“父亲一生收藏的最珍贵的最多的就是书,他唤醒了我对文化的热爱,这给我后来的成长带来了很大影响。那时看的印谱,都是《故宫周刊》上登载的传世之作。中国的宫廷艺术与文人艺术、民间艺术不同,有一种泱泱大国特有的雄浑和大气。虽然当时我还不太懂篆刻,甚至连印谱上的文字都认不全,但这种强烈的美冲击着我,使我一开始就爱上了雄浑大气的一流之作,这对我后来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青年成名 精益求精

  由于大学里没有书法篆刻专业,1980年,22岁的骆芃芃决定报考象征中国传统艺术殿堂的荣宝斋。当时的篆刻考试有30几个人参加,竞争激烈。命题考试的要求是需要考生们当场刻下“傲雪”两个字。一上午后,骆芃芃只刻完一个“傲”字,但她恳求考官让她继续刻直到将两个字刻完。经得考官同意后,她继续认真地刻着,一直刻到下午五点多才完成才离开。这个过程体现了骆芃芃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的执着创作态度,荣宝斋的“伯乐”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最终录取了她。从此,骆芃芃走进了梦想中的荣宝斋,走上了自己的篆刻艺术之路。

 

  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骆芃芃与她的第一批毕业生合影留念资料图

  进创作组的第3个月,她作为最年轻的篆刻艺术家在荣宝斋挂上了“笔单”。能把篆刻作品明码标价挂于这家老字号,骆芃芃的实力和影响力可以想见。她的印章典雅而厚重,赢得了众多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很多客人慕名而来,专门下订单要她的印章。当时的她工作十分忙碌和辛苦,但是她还是认真地刻下每一个印,用她的双手向国内外访客呈现中国篆刻艺术的高超技艺,同时每一方印都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印象。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艺术界产生了“出国潮”,荣宝斋篆刻组的年轻人纷纷出国学习或谋职,最后只剩下骆芃芃和一个老师。此时的骆芃芃依然坚信中国篆刻艺术的土壤应当是在中国,离开了这个土壤,它的发展肯定会受影响,篆刻艺术应当在中国传承发扬光大。所以,即使面对国外的热情邀请,她毅然谢绝并始终坚守在创作的岗位上。

编辑:李盈盈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