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也许你没有看过电影《上甘岭》,但你一定听过歌曲《我的祖国》;可能许多人脱口而出的仅仅只有前面两句,但你总是会不由自主地伴随歌声将旋律哼唱下去。
《我的祖国》,这首优美、抒情的电影插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其动听的旋律、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真质朴的情感,激励着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009年10月1日晚8点,建国60周年国庆晚会,在《我的祖国》雄壮的歌声中拉开了帷幕。这是这首流传了50多年的老歌,最大规模、最华丽的一次亮相。
刘炽 资料图
今天,我们为您讲述的就是歌曲的创作者刘炽在旋律中歌唱祖国的故事。
在毛泽东课上打呼噜的“小火苗”
1937年的一天,在陕北延安的一个土台子上,毛泽东正在给一群席地而坐的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学生讲课。今天他主讲的内容是辩证唯物论,黑格尔、费尔巴赫,整个不大的的土场子里,只有毛泽东洪亮的湖南口音,忽然一段不太和谐的呼噜声,从学生中传了出来,毛泽东定睛一看,坐在前排的一个小鬼耷拉着头,早已进入了梦乡,这个小鬼就是后来著名的作曲家刘炽。
刘炽的童年是在西安度过的,他原名刘德荫。9岁时,父亲失业,三代人生活艰难。为减轻家庭负担,刘炽到西安三仙庙里打扫佛堂。庙里有一支古乐队,在那里刘炽学会了笛、笙、云锣和记工尺谱。刘炽说:“这叫因穷而得‘乐’。”
刘炽13岁时又到西京印书馆当了童工。他15岁那年西安事变发生,整个西安沸腾起来。当听说离西安不远有一支红军队伍,他便偷偷离家,步行90里,在云阳镇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前红三军团。随后,他跟着队伍一路北上奔赴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