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石磊农村逐梦记

http://www.youth.cn  2013-10-25 16:23:00  中国青年网

  20岁刚出头,还带有一点稚气的石磊来到石埠桥村当村官,后来他成长为村民眼中一名信得过的村干部。资料图

  清华大学从来就不缺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名人志士,这是他的辉煌荣耀。然而,这个有着百年基业的社群聚落也常因“另类”而绚丽多彩,大学生村官石磊就是清华校友中普通却又值得自豪的青年代表。

  梦想起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选择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基层,选择最能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

  2008年,毕业时的石磊20岁,同宿舍8人,3个出国深造,2个去中科院读研,另外2人一个到外企,一个到国企,都是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唯有他,做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选择--当“村官”。

  下定决心之前,他并非没在心里掂量过:一边是外企高达十余万的年薪,一边是对农村“各种水土不服”的担心。然而在他看来:就业的最高境界是选择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在外企工作尽管也可以创新、努力,但总归是完成老板下达的指标,是在“做工”;而到农村,是在做事。

  “我想多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想多了解我所生活的这个国家。我也愿意把我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到农村基层去干事创业。”

  2008年,带着亲友的质疑,拖着行李箱,石磊独自一人,来到了一个很多人都叫不出名字的小村落--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村,当起了村主任助理。

  石埠桥村:积蓄正能量 人生从乡间起步

  刚下到农村,踌躇满志的石磊天天想着轰轰烈烈做大事,未曾想到老支书高广林交给他办的都是些琐碎小事:整理村里的档案资料,搞搞宣传,管理网站……一段时间后,年轻高材生的理想主义遭遇了搁浅,石磊有些茫然:“天天干这些,一点技术含量没有,怎么去实现人生价值?”

  可此时的两件小事却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事。

  一次,老书记让他去查当天的长江水位。他给水文站打电话,问了半天,对方愣是没搞明白这个毛头小伙儿的来意,就是不肯说。老书记接过电话,三句两句就问出来了。

  还有一次,村里修路,沿线企业的重型卡车来来往往,压坏了村里刚修好的柏油路,照例要分摊费用,石磊负责其中一家石化企业。可最后期限来临时,别人都完成了任务,只有他交了“白卷”。

  老书记带着石磊去登门了,一番谈判“说辞”有理有据有节,和企业交往起来驾轻就熟,很快就把事情给谈妥了。石磊说:“那一刻,我知道农村工作是一门艺术!”

  很长一段时间里,石磊会带上口琴,爬到村落旁边的小山坡上吹口琴。“这既能排解郁闷,也能帮我理清思路:不管学历高低,能把村里这些小事办好,就是本事。顶着清华学子的光环,也不一定就能当好‘芝麻村官’。”

  在石埠桥村的两年间,石磊跟随有着37年党龄、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名师”踏踏实实做好了一件件琐碎小事。这期间,他参加了历时数月的长江四桥拆迁安置工作,经历了村文明创建和卫生长效管理活动的过程,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党建、团建的探索创新,完成了农村医疗、大病救助的调研,参与了石埠桥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这些工作和调研,让他看到了快速发展的农村所特有的各种现象与困扰,了解到不同社会群体在发展中的需求与隐忧,也在村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会了不少基层工作的方法。这两年,他扎根基层,认识社会,积累本领,耐心锻炼,一头扎到了这份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中,而村民们也把他的努力看在了眼里,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称呼--“小石头”。

  2010年6月,石磊报名参加栖霞街道办西花村党支部书记的公推直选,结果高票当选。这一回,石磊成了1200多名西花村民的“当家人”,“小石头”迎来了自己单飞的时刻。

编辑:刘 哲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

分享到:中青微博

相关阅读
  •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