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三学生郭鑫就像是一台“教学机器”,全国18个省(市、区)100多个县都有他活动的身影。让他投入巨大精力的,是一种新型的、不以挣钱为目的的创业——社会创业。
他摸索出的“林业碳汇商业化模式”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关注,很多人慕名找到他,邀请他和他的团队一起来给当地“规划”一下。大学生们提供的服务一切免费,“主要是教会当地政府官员、老百姓怎样种植碳汇林。不要钱。”
一般认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为“碳汇”。“碳汇林”是指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国际社会很早就提出了碳汇林的概念。而要使一片普通的树林变身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碳汇林,需要经过专业机构的特别认证。
近年来,为补偿工业污染对环境的损害,我国政府开始力推“退耕还林”政策。根据郭鑫调查,退耕还林后,政府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补偿百姓。一是直接向百姓发放补贴,二是在农村兴办国有企业雇佣村民。上述两种方式,效率比较低。
根据相关国际规则,碳排放税可以通过“碳汇林指标”抵消。出口企业可以向本国农民购买碳汇林指标,以此抵税。这个方式要推广,一要说服政府部门、说服农民,二要说服企业。
开始,郭鑫和他的团队联系了五六十个镇政府,均未成功。他们后来把联系目标锁定在大学生村官身上。在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帮助下,他们在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拿到了500亩林子做试点。
要把一片普通的林子改造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碳汇林”,过程复杂。这里的树林要符合包括树种、水源、微生物、气候、土壤等5个标准,这需要农民改变许多以往的老方法,用更科学的方法种植碳汇林。
在企业方面,郭鑫通过商会、外贸中介公司等联系的到买主,企业主想要的只是一张“碳汇林购买认证书”,“他们不管你做成碳汇林的工程多复杂,他们只认证书。”
根据买家的需求,林子种好了,大学生们还要帮助农民填报碳汇林认证申请,再到权威机构去认证。整个过程,镇政府公务员全程参与,“让他们学会怎么做,我们就算完成任务了”。
通过这种方式,河北邱县百姓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如今,这一模式已大范围推广,郭鑫和他的团队到处授课。
最近,这支团队正尝试在西沙群岛上兴建无土栽培蔬菜工厂,以解决官兵在台风天气“没菜吃”的窘况;在山东德州禹城的一条河堤坝周边设置物联网设备,以达到提前一天预知溃堤的目的。
郭鑫本人还当上了南开大学社会创新创业中心负责人,“想办法让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创业的事业中来。”
微寄语
用我们的所学、所想反哺社会,增加社会福祉。
分享到:中青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