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袁隆平,家喻户晓--“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在70年代开创性的研究多养活了数亿华夏子孙后代。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袁隆平之前是谁?70年代之前是谁培育的良种养活了我们的父辈?”答案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这个人就是被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的丁颖。这位真正的耕耘者,早年为寻求“农业救国”之路,坎坷留学12载。尔后的40余年,他从传统经验农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结合科学理论,艰辛求索,创造了中国稻作学史上的多个第一。
他早年培育的“中山一号”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野生稻种与栽培稻自然杂交育种的成功尝试,在国内累计推广60载,推广面积高达一亿多亩;他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水稻新株系;他的著作《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华南是中国水稻发源地,也是世界水稻发源地之一……
丁颖的一生如同他培育的稻种一样,耐寒、坚韧、高产。像所有米粒饱满的稻穗一样,他的腰杆很硬,头却埋得很低、很低。
为农夫温饱尽责努力
1888年11月25日,丁颖出生在广东省高州县谢鸡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当时的中国,列强入侵,国家动荡,旧农村经济由于外资的大举入侵已全面崩溃。作为家中第12个孩子,幼小的丁颖对农民食不果腹的日子深有体会。
在丁颖的父亲看来,穷人受苦的根源在于没有文化。他决心借债送子上学,就这样,丁颖成了丁家的第一个读书人。家庭的清贫、父兄的含辛茹苦,使丁颖倍加珍惜上学的机会。
1906年,18岁的丁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城的“洋学堂”--高州中学。像所有被时代洪流涡卷裹挟的年轻人一样,丁颖热衷议论时政,对达尔文进化论等西方学说充满向往。入学不久后,他便参加了校内颇具民主思潮的学生组织“新高学社”。然而社团由于参加学潮不久被解散,丁颖至此明白:科学救国也许才是更现实的救国之路。
1909年,丁颖中学毕业。这一年,清庭诏谕“预备立宪,维新图治”,中国自建的京张铁路通车,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霍元甲在上海创建“精武体操会”……自幼深知农民疾苦的丁颖也选择了自己的科学救国之路--“农业”。
向往日本先进农业科技的丁颖,随后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加入了辛亥革命后的茫茫留学大潮。从1912到1924年间,他三度远涉重洋,辗转三所日本高校求学,因时局震荡、家境拮据等故曾两度辍学回乡任教,最终在36岁才获得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士学位,成为该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
丁颖曾说:“留学期间目睹日本的欺侮企图,国内政坛的混乱,加上出身贫穷,自己随时有停学可能,心情一度‘很不安,很苦闷’。但另一方面,也‘激起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同时形成了我的科学救国思想。’”
“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科学家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象牙塔中专注于自己领域的研究,把学科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里程,他们无疑是值得敬佩的。还有一类是除了在科研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外,还心系民生、身体力行地把科研成果转化,直接为苍生造福,而他们往往更让万民景仰。丁颖正是后者。
1924年学成回国后,丁颖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出任教授。当时的中国广种稻米却无法满足内需,每年要进口洋米七八百万担,1000多万两白银源源外流,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更是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革新农业、造福苍生的热血时刻在丁颖心头翻涌,他积极开展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的研究,并对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做了大量调查,写出了《改良稻作计划和救荒计划》上报政府。然而,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却置若罔闻。失望之余,丁颖立下誓言,决心立足现实,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
丁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1927年,丁颖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试验场。令人感叹的是试验场的主要建设资金竟是来源于丁颖变卖祖产所得和多年的工资积蓄。
该试验场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在这里,无论从居住、伙食、衣着乃至肤色,这位留洋教授都与农民没有两样,农民兄弟称他为“谷种佬”。每天劳作完毕,其他人休息后,丁颖还要在油灯下继续写作研究。
经费难以维继时,丁颖就用“卖青草”预售良种等办法勉力支撑。这样苦心经营多年,陆续育出“田基度7号”、“黑督4号”等高产、省肥、抗恶劣环境的水稻良种,广为推广。
之后的10余年间,丁颖创立了多个稻作试验场,共育出良种60多种。同时,他还创立了“区制选种法”,即在种植条件最差的地方设试验场育出良种,一般都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5%-25%。在饿殍遍野的那个年代,增产的粮食成为千千万万人的救命口粮。
无论是在试验田中进行水稻栽培试验,还是在广东各地办育种试验,丁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下田劳作。甚至到1963年,他已是75岁的老人,作为中国农科院院长这样的部级“高官”在考察西北稻区时,仍不顾年迈体衰,坚持赤足下田,体察雪水灌溉对稻根生育的影响。
正是凭借这种“蚂蚁爬行”方式的苦干精神,丁颖创造了许多第一: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杂交而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类型,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演变……他的研究和170多篇(本)论文著作,使他成为中国稻作学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