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常香玉 >> 我的劳动
戏比天大的“豫剧皇后”常香玉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01-20 14:20:00    中国青年网

的房子,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为了不影响演出,她把三个不满10岁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带领59名演员踏上了义演募捐的征程,并公开宣布:剧社的演职员不拿一分钱报酬,所有义演收入全部用于为志愿军购买飞机。

  观众被常香玉的爱国热情所感动,踊跃地把自己的积蓄投入到募捐箱中。常香玉率领剧社在各地演出,场场爆满。

  为了早日凑足买飞机的钱,她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睡地铺,日夜兼程到各地义演。截至1952年2月7日,香玉剧社通过在开封、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城市的180多场演出,总共募捐到15.27亿元,常香玉和她的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

  常香玉和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飞机义演的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也因此被称为“爱国艺人”和“爱国主义的典范”,她的名字更是传遍大江南北。

  唱戏先做人 无德艺不立 

  “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亲身感受到旧社会“戏子”地位的低下,新中国刚成立就被选为妇女代表的常香玉感慨万分。她始终对同行热情相助,对观众满怀激情,与人民共同脉动,用自己的艺术人生践行着德艺双馨。

  为了报答党和人民的厚爱,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

  在基层,她曾经忍饥挨饿为大家表演。豫剧团曾下放到河南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却让当地群众一直念念不忘……

编辑:武芳莉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