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陈锐军 >> 我的劳动
一段援疆路 一世天山情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10-16 20:05:00    中国青年网

  2008年9月11日,中秋,新疆,昆仑山下,和田的拂晓,沁宁静谧,偶尔在雪山下绿洲旁的农牧家园,传来牛哞羊咩马嘶虫鸣。

  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有一颗激情澎湃的心早已飞越天山,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飞到了玉龙喀什河畔的千里葡萄长廊。

知识分子“投笔从戎” 三代人的家国情怀

  这个人叫陈锐军。来到西域南疆之前,他几乎长期在京城,自嘲 “四京人士”--祖籍东京汴梁(河南省开封市),1964年生于西京长安(陕西省西安市),80年代初求学于“南京”(母校浙江大学,地处杭州,南宋京城),2002“进京赶考”参加公开竞聘,荣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政工部副主任。援疆出发前,时任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今天之后,他将新增一项责任--他和同行的320多人,作为中组部第六批援疆干部,乘专机奔赴新疆,他的目的地,是地处南疆和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他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人到中年,还能有这样一次机会,从祖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来到遥远的南疆,一个传说中非常神秘的美玉故里,一个传说中社会环境极其复杂、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边陲所在--和田。这个全新疆条件最为艰苦,环境最复杂,据说还很危险的地方,去开启一段为期一年半的屯垦戍边、激情创业的兵团援疆征程。

  是年,陈锐军44岁。6年前只身从西安闯荡北京,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有可以依靠的青年,凭着满腔热情和朴实真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苦苦打拼了6年,刚刚平稳下来。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要即将面临高考,一个即将面临小升初,长期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岳父腿有残疾,需要人照顾。所以,当组织部门找他谈话询问是否愿意援疆时,他第一反应觉得有些突然和担心。想想自己如果真的远赴边关,以后一年半的时间,全部家务重担要落在妻子一个人肩上,真的有些不忍。

  他向组织表示,援疆的安排,自己坚决服从,但要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第二天正式答复。

  妻子听说组织安排丈夫去援疆,半天没有做声。沉吟片刻,坚定地跟他说:你去吧,放心,家里有我呢!

  两个女儿听说爸爸又要离家远走,一时间反应不过来,都难过了半天。小女儿还躲回自己房间,悄悄地哭了一通。但她很快擦干眼泪,很懂事的说:爸爸放心去吧!我们帮着妈妈看好家。爸爸援疆很伟大,我将来长大,也要当支边教师。

  现在回想起来,陈锐军仍很动情的对我们说:他非常感谢自己的家人,正是因为她们默默的坚强的支持,才让自己鼓足勇气,义无反顾地走上援疆之路。

  陈锐军说,如果深究自己这么快就下定决心援疆的原因,恐怕还要追溯自己这个小知识分子家庭传承的的家国情怀。他名叫陈锐军,弟弟名叫陈铭军。兄弟二人的名字,就寄托着父母期望儿子能从军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

  希望孩子能参军,在部队里得到历练,能献身国防、保家卫国,这在陈锐军父辈那一代人,很是平常。父母也多次提及,他们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广阔天地有一番作为。在家庭文化熏陶之下,组织的一声召唤,立即勃发了陈锐军内心的报国情怀。

  更让他下定决心的,来自于当天晚上他对新疆和兵团历史、地位、作用知识的“恶补”。在仔细查阅新疆兵团史料的过程中,他一次次为兵团光荣的历史所感动,兵团人铸剑为犁、世代相传屯垦戍边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

  这一夜,他失眠了。

  第二天陈锐军就正式回复上级部门,自己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援疆任务。

  突然就要离开刚刚稳定下来的小家,再一次远赴他乡,镇守边关,开始新一轮的“折腾”。陈锐军心里难免会有些感伤。

  但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又容不得他有丝毫的犹豫。

  出发!向着西域,向着南疆,向着使命召唤的方向!

挂职兵团农十四师 扎实工作不辱使命

  按照中组部和兵团党委的统一计划,陈锐军被安排去新疆建设兵团兵团农十四师工作,担任师党委常委、副师长。分工负责基本建设、环保、房产、招商引资、旅游、安全生产、外事、民政、社区、教育、中建总公司对口支援十四师的协调工作;分管建设局(环保局、房产管理局、设计院、质量监督站)、旅游局、安全生产办公室、外事办、侨办、民政局、残联、教育局、体育局。

  初到兵团的陈锐军,看到自己的分工,着实吓了一跳。毕业于浙江大学无机材料专业的他,虽然从事过建材设计工作,从事过党群管理、纪检监察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可是要在一个复杂艰苦的环境当中,一下子分管这么多的工作,心里还真没底,一连几天没有睡个踏实觉。

编辑:朱琪红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