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2日电(见习记者 潘晓文 记者 刘洪侠)“我最高兴的是开展校企合作后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前了,对专业的热爱度提高了,本专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臧喜民是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在2017至2022年担任该校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期间一直致力于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效果远超他的预期。他表示,青年教师对教学更加热爱,还促进了课程改革,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得到大幅提高是在他预料之外的。
臧喜民工作照。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供图
臧喜民多年来潜心科研,长期从事高品质特殊钢冶炼工艺研究和装备研发,首创开发“双极串联T型结晶器抽锭电渣重熔技术及装备”,解决了传统电渣重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研究成果先后在中信特钢等大型企业推广应用。近五年,他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和企业项目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参编起草制定国家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6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个荣誉称号。
谈及“科研人”和“教育者”的角色如何转换,他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想“教好学生”导师就要带头起到示范作用,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出真知;科研主要是沿着学科前沿继续探索,新的科研成果更有利于教学的提升,教学生的过程也是自己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的过程,也更有利于科研探索。
彼时担任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的他除了专注科研外,也格外关注学生的成长。“国家提出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冶金材料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人才培养单位更要紧跟行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变化,我们已经开始动手操作。”他表示,高校人才培养光有想法和理念是不够的,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充足的师资、过硬的教学条件等要求。基于此,校企、校地合作应运而生。
据了解,材料与冶金学院发挥自身科教优势,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对高质量毕业生、科技力量提出了精准需求。臧喜民表示,校企合作突出特点就是合作模式根据需求变化而变化,核心就是共赢,用科技力量和高质量的毕业生打开合作局面,用校企共赢维持合作长久,突出优点就是做的实。
材料与冶金学院学生在石横特钢集团开展实习。辽宁科技大学供图
面对当下企业不爱接受实习生等实际困难,臧喜民认为,应坚持用科技力量和高质量的毕业生打开合作局面,用校企共赢维持合作长久,用优秀的民营企业合作典范促动央企合作。
“学校为永锋钢铁解决科技难题6项,开展员工专业培训2期,定期做技术前沿讲座。”臧喜民介绍,永锋钢铁回报给学校的是一年能够提供100个实习岗位,仅此一项就实现每年为学校节约实习经费40万元。疫情期间,学院向永锋钢铁发出一封“兄弟同心·守望相助”的求助信后,企业还帮助了200名困难学生度过难关。
科技难题的解决并非易事。“解决6项科技难题”一组听起来微不足道的数字,背后是材料与冶金学院的艰苦钻研。臧喜民提到,HRB400E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物起支撑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但在几批次的生产中,永锋钢铁发现该型号钢筋屈服强度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波动范围在±35MPa。因此他们希望辽科大科研团队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屈服强度的波动范围能控制在±20MPa。
“刚接到任务时候,我们感觉压力和挑战还是蛮大的!”回忆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材料与冶金学院副教授厐启航感触良多。他介绍,钢厂实际生产环境复杂,导致钢筋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众多,很难在短时间内精准定位找到关键影响因素,这样将无法形成及时反馈,即无法实现量化调控。“±20MPa”这一控制标准要求太高,因为在实验室试验过程中,±20MPa范围都属于误差范围。
后来,学院组建了科研团队驻扎生产一线3个月,与现场工人同吃住行,收集现场生产的准确数据,同时深入调研钢筋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大数据和材料分析方法,团队成员构建出生产参数与产品实际屈服强度相对应的函数关系,对于几万组大数据和现场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精准定位关键影响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扎根一线是压力更是机遇,我们有‘学以致用’的满足感!”厐启航说。
“合作共赢”是关键。臧喜民表示,学生通过企业深度实习实践和对企业文化的深入了解,更加热爱传统的“铁-钢-轧”专业,毕业后本专业就业率大幅提高。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的开展,科研能力也有了用武之地。企业吸引了更多优秀毕业生来企业工作,也得到了高校科技力量的支持,一切都值得。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还与石横特钢、永联钢铁、中信特钢、鞍钢等企业落实了合作。”材料与冶金学院党委书记刘彦国介绍,2018至2022的五年间,材料与冶金学院全院每届600多名毕业生的生产实践得到有效解决,实践全程免费,学生毕业后本专业就业率保持在82%以上。
谈及对学生的期望,臧喜民希望他们心存感恩,感恩时代,感恩社会。“要面向国家需求积极工作,老师交给你的是知识、更是攻坚克难的方法,希望你们能够活学活用,任何时刻都要保持学习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希望在行业发展、东北振兴、祖国富强中看到你们的贡献。”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