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军嫂郑晓辉:爱在“生命禁区”怒放

发稿时间:2021-08-11 09: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军嫂的爱走进“生命禁区”。

  2020春节前夕,郑晓辉赶往位于新疆军区的某边防团团部。翻山越岭行进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她坐在车里身体已经感觉到不适。而她的目的地,却是海拔5418米的河尾滩边防哨卡。那里是丈夫杜海兵驻守的地方,爱在高原怒放的地方。

  河尾滩边防哨卡位于喀喇昆仑山的中段,是我军海拔高度最高的哨卡之一。四季飘雪、终年冰封,高寒、缺氧、低压,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大气压强和氧含量均不到标准值的一半,因此,这里又被称作“生命禁区”。

  虽然还未达到河尾滩边防哨卡,但是沿途粗旷的风景已经让第一次上高原的郑晓辉感到深深的震撼。

  军嫂郑晓辉和丈夫杜海兵。

  自2017年结婚以来,夫妻俩只团聚过两次。杜海兵对家人始终报喜不报忧。每当郑晓辉问到他连队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时,杜海兵都会拍照发一些湛蓝的天、洁白的雪给郑晓辉看,告诉她这里很美。

  车子还在向深山行驶。郑晓辉看着窗外一片灰白的景象,识破了丈夫美丽的谎言,“整个一天下来都没有一个绿色的。”

  驶到海拔3700多米的地方,郑晓辉的高原反应更加严重,开始头晕呕吐。到了团部,军医在检查后劝阻她说,不能再往上走了,建议安排杜海兵下山与她相聚。然而没成想,这反倒让郑晓辉的情绪更激动了,毅然坚持去丈夫的哨所。

  这次来部队探亲,夫妻俩不仅想过个团圆年,郑晓辉更是带着疑问而来。

  一次,在丈夫杜海兵发来的照片里,郑晓辉发现了一双陌生的手,干裂发紫的双手。郑晓辉追问丈夫杜海兵怎么回事,杜海兵总是躲躲闪闪,告诉妻子是他发错了照片。这双手在郑晓辉心里留下了个很大问号。

  新的一年刚开始,郑晓辉得到消息,有幸可以到丈夫杜海兵的连队去探亲。一张小小的照片、一个不经意流露的细节,郑晓辉带着停留在心间许久的问号,决心到丈夫所在的连队去寻找答案。

  丈夫杜海兵错发的照片。

  “我跑这么远就是想上去看一下,他能坚持,我也能坚持下去。”团部的卫生所里,郑晓辉吸着氧气,声音哽咽。连续观察四天后,她身体状况得到了军医的认可,拿到了去哨卡的“通行证”,便很快启程。

  车子向海拔4000米行进。这一路,沿途多以雪山戈壁为主,虽然还没见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景象,但眼前的这一切很快就冲淡了喜悦。郑晓辉知道,那里肯定比她现在经历的要苦得多。

  “他们在缺氧的地方,还要巡逻、还要站岗。”一路上郑晓辉念叨着丈夫曾对她说过的“谎言”,“手指头都是紫色的,他之前都会给我拍些景色,说这边可美了。”

  5000米。车队从清晨行驶到黑夜,都还没有到哨所。夜晚,车队被困在雪中,室外的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31摄氏度。遥远的路途中,郑晓辉因为弯腰捡手套晕倒过一次。

  “不行咱就回?”同车的班长安慰着说,郑晓辉很怕上去的行程就此终止,说:“难受一点苦一点都没关系,我可以的。”她深刻的感受到,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高原军人的团圆仍然这么艰难。

  离丈夫所在的哨所越来越近,杜海兵早已等候在门口,夜里10点,车子行驶进营区,稳稳地停在杜海兵的面前。他打开车门,看到吸着氧气、已经冻到麻木的妻子时,这个在高原上摸爬滚打了10年从不说苦喊累的老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河尾滩哨所门前共有53个台阶,一般人第一次上山一口气是爬不上去的。郑晓辉要求把氧气关小一点,坚持自己走上去。折腾了5天,郑晓辉终于踏上了丈夫工作的土地。她也明白了,丈夫挂在嘴边的美景,是靠着吸氧气才能维持延续生命的地方。河尾滩哨所,也不再是个遥远而又模糊的概念。

  由于身体原因,郑晓辉只能在哨所停留一天。这一天,和过年一样。她深入营区了解丈夫的生活。她理解军人,更加崇拜军人。

  作为一名边防军人,杜海兵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卫国戍边标兵一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军功章的一半离不开郑晓辉的无条件支持。

  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老家,孩子出生后的第5天后,杜海兵才赶到了郑晓辉的身边,孩子刚刚过满月的第二天,杜海兵的假期就结束了。孩子生病,郑晓辉独自一人带着四处求医和治疗。婆婆生病,她日夜尽孝,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军嫂来了就是年。郑晓辉和杜海兵的手紧紧牵在一起,寂静的河尾滩哨所暖意浓浓。离别的时刻就要到了,为妻子郑晓辉安顿好车上的一切。车慢慢驶出营区,向山下开去。杜海兵闭上眼睛,不敢看妻子离开。敬个军礼,弥补多年来对家人的亏欠。(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