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好医生”李先亮:攻克免疫,探究健康的本源。视频剪辑:綦智鹏
李先亮找到了对“人体免疫力”形象且根本的描述:人体就像是一个王国,在人体王国的治理体系中,组织、器官、系统是承担社会职能的国家机构,肿瘤是黑社会,疾病是职能机构运转不良,病毒是入侵者,而免疫力则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国防军事力量。免疫细胞就是我们强大的军队、警察和特警等保卫力量,对内清扫黑社会等恶性毒瘤,管理规范小偷小摸行为,对外修建防御屏障干掉外来侵略者,人体王国才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健康。
“所以,免疫才是我们真正健康的本源。”
人民好医生、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先亮。
2020年疫情来袭将免疫推上风口浪尖,各种未经考证的免疫知识充斥大众视野,在人类健康遭遇严峻考验的困境中,人民好医生、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先亮主编出版了我国首个关于免疫学科普图书——《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在此之前,李先亮对“免疫”开展了长达30年的医学探究。
“将专业的免疫力知识用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大家能够看得懂、学得会,真正通过专业指导提升自身免疫力。”这个想法在李先亮的脑海里盘亘了很久,疫情期间,这位医学博士难得有时间从繁重的临床手术和科研任务中抽离出来,重新思考免疫对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的指导作用、重要意义。
2020年3月,李先亮首次在国内医学界提出“免疫是第一生命力”的理念,赢得了内科、外科、中医等专家同仁的认同。在战‘疫’最吃紧的阶段,大家一拍即合执笔撰稿,书写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科普指南。
李先亮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关于免疫学科普图书——《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
商讨框架、整理文献、推敲打磨、丰满骨肉,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尤其对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防御系统的作战法则、免疫系统的阴阳平衡、如何增强免疫力、生病后如何进行免疫调节等专业内容进行了详尽阐释,解答了大众对人体免疫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
2020年4月,图书编纂工作尘埃落定。记者惊叹于成书的速度之快,李先亮解释,这本书50%的内容几乎以前都写过,放进了科研论文中,“编书成册其实是完成另外50%的工作,合并同类项把它们归置到一起。”
做学生的时候,李先亮觉得,免疫是最难学的。工作后,他在与肿瘤疾病和器官移植的对抗和博弈中,想要找寻免疫的奥秘。《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一书的出版,算得上是对过往的梳理,凝练了他近30年的医学成果。
1994年,李先亮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读书。那一年机缘巧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计划面向全国招生,150个面试者中只有15个人可获得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的访问名额。李先亮有幸被选中了。
李先亮(左一)为患者进行手术。
这个热爱医学、热爱医生职业的小伙跳往更广阔的天地。李先亮在香港,文化交融碰撞,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理念,对他来说是震撼的、超乎想象的,“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也会有一种老鼠掉进米缸的感觉,玩命儿吸收新的营养。”
通过学习,一扇扇大门向他敞开。访问结束后,他选择留在香港大学读博,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范上达教授,进入肝脏移植领域学习深造。从博士入学到毕业答辩,他创下了两年零十个月香港大学外科博士毕业的最快速度。
小的时候,李先亮便笃定自己应该学医。凡是涉及动手能力的事情,他总比很多孩子更快地解决问题。这双灵巧的双手是他的特长。到了中学,被问起“长大要干什么”的人生命题,他早早地立下目标,“我这辈子一定要当个医生,无缘无故地,也没有人劝,我就是要当医生。”后来,高考填报志愿,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他报考全部都是医学院校。校长鼓励他,“你想当医生,只要为之努力奋斗,目标就能够实现。”
这句话李先亮记到今天。年少的志向在人生际遇里无限延伸,让他在面对每一个抉择时总恪守着对医学的崇高敬畏与执着、无止境的求索精神。所以在博士毕业后,李先亮选择继续探索医学的边界,漂洋过海来到法国移植和肿瘤中心工作。
耗时五年,他敲开了免疫学研究的大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研体系和理论成果。他发现并命名了一种调节性细胞,并编辑成书在国际发表。在国际器官移植领域首次提出利用调节性细胞重塑受体免疫体系,诱导移植患者临床免疫耐受试验,推动了该临床试验在欧洲的落地。
人民好医生、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先亮。
“现在想来,过去那么多年的累积都在为免疫这个事情做铺垫。”海外求学路,李先亮奋斗了整整十年。2010年,已是学界顶流专家的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法国绿卡机会与优渥的工作条件,回到祖国,“和祖国一起至少再奋斗30年。”
进入北京朝阳医院工作后,临床和科研搭建起双向联通的桥,他站在桥上,一边挽留肿瘤和移植患者的生命,一边组建科研团队,将国外的先进理论转化成中西合璧的应用成果,延长患者的寿命。
李先亮介绍,30年前,免疫抑制剂的发明解决了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难题。自此之后,免疫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历史进步,免疫细胞治疗肿瘤、PD-1免疫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均曾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但是这之后呢,免疫学还有什么没解决?是如何评估免疫力”李先亮在工作中总带着对未知的渴求,“我们说了很多年的免疫力低、提高免疫力等,其实我们回答不了你的免疫力是多少,如何评估免疫力的核心问题”。
他认为免疫最好的状态,也是免疫健康的标准就是达到免疫调节和免疫效应之间的高水平平衡。这是第一次清晰地定义免疫健康的理念。李先亮又一次推开了新领域的大门,借鉴流式细胞亚群的检测方法,融汇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专心致志研发评估免疫力的手段,创立了“MICA+MISS”免疫系统全面评估方法和免疫量化评分体系。
李先亮科研团队。
“将每一个检测数据赋能,研究出一套算法公式,形成评分,通过一张化验单便能清晰地看到免疫力的强弱,甚至是哪里强那里弱,研判出未来的健康风险和疾病趋势,做到早干预早治疗。”李先亮介绍,“MICA+MISS”体系可以量化定义亚健康人群,从而开展治未病健康管理、个体化肿瘤绿色治疗模式,推动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进步。“只要抽取5ml血就能破解免疫力的‘健康密码’,快速高效,不用大动干戈,普通人都可以检测”,李先亮说。
近年来,李先亮将免疫力检测进行了商业模式转化。后疫情时代,来找李先亮做免疫力检测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很多之前的病患。经历过生死之交他们成为了朋友,李先亮时刻关心病患的免疫力变化。《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一书出版后,还有很多素未谋面的书友慕名而来。
目前,“MICA+MISS”体系通过了北京朝阳医院伦理验证,正在国际上开展第一个临床试验——肝脏移植病人术后免疫检测状态管理,“器官移植病人容易出现排斥反应,免疫药物管理就像走独木桥,最难调理,希望用我们的研究方法帮助更多的患者渡过难关。”
2017年,李先亮被评选为“人民好医生”。李先亮始终不忘初心,“不断创新新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找到免疫学的根源,帮助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李先亮表示,未来五到十年之内,国内的免疫细胞治疗会真正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免疫评估与免疫治疗技术,将极大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带来主动健康管理的创新模式。(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