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费英英:福利事业“孺子牛”,脱贫致富“引路人”。视频剪辑:窦月华
“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到粤东深山处的小村庄,从面对孤残儿童到面对贫困群众,无论角色怎么转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想我要到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让无助者得到救助,让无望者看到希望。”
七一前夕,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九级管理岗职员,深圳派驻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费英英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在孤残儿童的护理岗位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诉述了一位共产党员关于坚守的故事。
“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九级管理岗职员,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费英英。本人供图
扎根福利事业19年,她是孤残儿童的“好妈妈”
2002年从重庆民政学校毕业后,19岁的费英英来到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成为了一名儿童护理员。
她看护的孩子大多都是从车站、码头、大街小巷或者垃圾堆里捡来的,有的身患残疾,护理难度大、强度高。喂养没有吞咽功能的孩子,需要将食物一点一点滴进他们的嘴里,一顿饭下来个把小时是常事。给行动不便的孩子洗澡,一天两次,尤其是大孩子,需要使出全身力气抱起他们。
和费英英一批应聘来的同事,不到三个月就都陆续辞职了。费英英最终选择留了下来,希望用自己的力量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感受爱与被爱、需要与依恋。
费英英清楚地记得,工作的第一年,她带一名叫奇奇的孩子去医院体检。在大厅里,奇奇突然站住不动,眼睛一直盯着旁边的小朋友。原来,那个小朋友左手拉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奇奇抬起头来问她,“英英姐姐,为什么我没有妈妈?”
费英英不禁鼻子一酸,摸了摸奇奇的头,俯身把他抱起,哽咽地说:“如果你愿意,英英姐姐就是你的妈妈,福利中心就是咱们的家。”几天后,她正忙着给小朋友们分饭,突然感觉有人在扯自己的衣角,回头一看,是奇奇。
奇奇仰着头怯怯地唤了声:“妈妈!”费英英愣了一下,红着眼睛回应他:“奇奇,英英妈妈给你盛饭……”从那时起,费英英便下定决心,“把福利中心所有孤残儿童都看作自己的孩子。”
费英英(右)与福利中心的孩子在一起。本人供图
除了付出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真心,费英英特别重视护理业务的提升。“有不少人认为,孤残儿童的护理就是衣食起居,这确实是最基本的,但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医疗、康复、教育、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就主动学什么,孩子们渴望什么我们就努力付出什么”,费英英说。
在近20年里,费英英参与护理了1500多名孩子。在她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800多名孩子通过寄养、收养回归了家庭,重新融入了社会。“不会坐的孩子会坐了,不会站的孩子能走了,不会说话的孩子开口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对费英英来说是振奋人心的。
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她是贫困群众的“引路人”
2017年,费英英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在去基层宣讲的过程中,村民对脱贫的渴望、对致富的企盼带给她很大触动。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9年2月,深圳宝安区政府选派精准扶贫干部,费英英连夜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并于同年4月奔赴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开展工作。
驻村工作之前,费英英有闻洋田村的严峻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分布零散,60多户贫困户过半是文盲且有大病或残疾……面对这些问题,费英英丝毫没有退缩,每天忙碌在村头巷尾,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统筹推进全村扶贫工作。
为实施规模种植,她带领工作队解决撂荒农田流转问题;为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实现共同富裕,她推动成立了洋田民心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打造特色产业,她带领村民兴建现代化养鸡场,发展现代养殖业……
费英英(右)在现代化养鸡场指导工作。本人供图
自费英英驻村工作至今,洋田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里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搭建了服务群众的新阵地;村里建设完成30个基础设施项目,泥泞路变成了硬化路,窄木桥变成了宽水泥桥,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交通更加便利;丢荒地种上了油茶苗,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蓬勃发展,现已成功开发出洋田民心生态米、洋田民心腐竹、洋田民心豆角干等11种系列农产品。
她感慨道:“鞋底磨破了,可村民的家底摸清了;头发白了,但产业门路找对了;皮肤黑了,换来村里的路灯亮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费英英(左四)入户开展工作。本人供图
费英英曾先后荣获民政系统最高奖“孺子牛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南粤楷模”等诸多荣誉。
孤儿弱势群体有需要,她像浇灌花朵一样为孩子们注入成长动力。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她像种庄稼一样接茬苦干,为他们带去久旱逢甘霖的希望。费英英始终坚信,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实习生 苏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