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家族”:守护古曲乡音,咏唱时代新曲
春节的BGM是什么?大理人的朋友圈,流行的是用白族方言谱成的拜年神曲。
2020年春节期间,白族大本曲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赵福坤填词创作、自弹自唱的拜年歌,引爆了民族曲艺拜年的热潮。今年,赵福坤一家人整整齐齐大年三十齐开麦,通过风趣、幽默的表演形式,为大家高歌一曲。
白族大本曲是云南大理白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通常是一人演唱、一人操大三弦伴奏,讲究“三腔、九板、十八调”的丰富唱腔。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白族民间歌谣的基础上,民间艺人绘声绘色、动情动心的演唱逐渐形成了叙事、抒情结合的说唱艺术,千百年来在白族地区代代传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赵福坤(右一)一家。
在赵福坤这里,白族大本曲是“家族式”传承。
他的父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绕三灵”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今年的拜年视频,赵丕鼎坐在圆桌后率先开嗓,这位已是古稀之年的前辈精神矍铄、气韵浑厚,唱起大本曲用的都是时髦词,“老汉名叫赵丕鼎,喜欢微信和抖音,春节演唱大本曲,热热闹闹最要紧,家人们、宝宝们,小红心飘起来。”唱罢,79岁的赵丕鼎真的为网友比了个心。
“我的父亲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赵福坤说,自己对白族大本曲的热爱全部源于父亲。在他的印象里,家里的各处永远摆放的是手抄曲本。上小学时,他被父亲领在身边演出,乡亲们喜欢听这出,每次都设宴招待。赵福坤最开心的除了蹭吃蹭喝,还特别喜欢乡亲们为演出特意用彩绸搭建的戏台。
2008年,父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更好地帮助父亲保护抢救、传承发展大本曲曲本,在外打工的赵福坤选择回到家乡,和妻子开了服装店,一边为生计奔波,一边继承父亲衣钵。
赵福坤的姐姐们也是在民族曲艺的熏陶下长大的,如今也已成为省级传承人和州级传承人。在她们看来,小弟赵福坤会电脑、懂网络,年轻人使得非遗传承更活泛。
多年来赵福坤始终秉承“用心传承,用情歌唱”的理念,坚持“扎根人民,服务群众”的初心,对大本曲的传承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收集整理传统曲本45本,抢救性记录父亲赵丕鼎传统大本曲27本。
“知更鸟”是赵福坤的网名,寓意自己像一只翱翔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小鸟,不辞辛劳地为勤劳善良的白族人民歌唱,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大本曲歌唱,为讴歌新时代而永远歌唱。
赵福坤一家正在演出。
在赵福坤的传承体系里,曲还是那个原汁原味的曲——由三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的小段组成,词却是与时俱进、不断翻新。比如,赵福坤创建大本曲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积极开展“大本曲+新媒体”工作,用大本曲艺术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歌颂好人好事等。
去年一年,赵福坤在短视频平台创作发布了80多条作品。“大本曲的传承关键是文学的传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赵福坤第一时间启动白族大本曲主题宣传创作工作。1月28日,他推出了第一部作品《众志成城战疫情》,成为大理州文艺战“疫”首个作品;2月26日,推出了第二部作品《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3月6日,推出了第三部作品《大理健康文明歌》。三部文艺战“疫”作品把国家的号召、政府的要求、群众的自律演绎得活灵活现,全部由赵福坤自费录制。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期间,提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治理好”的殷殷嘱托。为鼓舞白族民间士气,发动白族群众积极参与洱海保护,赵福坤相继创作了《保护洱海》《巾帼颂洱海情》《祖孙三代同唱保护洱海》《白曲心洱海情》《洱海保护条例要牢记》等脍炙人口的大本曲。其中《白曲心洱海情》还唱到了山东济南,参加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大获成功。
2018年,他带头成立大理市花上花科普宣传艺术团,并以洱海保护文艺宣传为工作重心,策划及编导非物质文化遗产送戏进乡村暨白族大本曲宣讲洱海保护专场演出,至今共计演出50多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万人。
赵福坤创作《众志成城战疫情》曲目。
白族大本曲将洱海保护治理的新要求、新举措传遍了洱海周边的白族村寨,以“一人带动一户、一户带动一片”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洱海保护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实效性,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有网友给我留言,我比我爹唱得还好!”赵福坤说。
2017年,赵福坤在家里开设了传习所,以教唱为主。“在我们这,白族大本曲会唱的多,但是唱出味道难。”赵福坤说,大本曲的精髓是白族话,“很多小娃娃都不讲了,好苗子少!”面对这样的传承困境,他也在想办法解决。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赵福坤希望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将民族曲艺推广到全国。(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