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他坚守了11年的车站 导航地图都找不到

发稿时间:2021-02-11 14: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嗖,嗖,嗖……”2月10日,一列列动车组列车从合武高铁独山站呼啸而过。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条线上有个名不见经传的五等小站--独山站,就连导航地图上也找不到。

  独山站偏僻,地处大别山区丘陵地带,周边多山、多水库,远离分散的乡村。今年54岁的合肥工务段线路工孙斌,同驻守在这儿的车站、电务人员和公安民警像4根坚固的道钉,铆在这个值守点上。

  合武高铁独山站,是沪汉蓉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六安,一头接着金寨,区间线路长达52公里,地势险要,是大别山深处的咽喉要道。

  “独山站有4股道、8组道岔,客车没有停点。我在这儿的任务主要是守护着高铁线路畅通、列车平安。”在车站信号楼下,孙斌边巡线记录,边对记者说:“平常,遇台风暴雨、异物侵线、铲冰除雪等突发情况,上情下达,迅速应急处置,这些都是我的职责范围。”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务段线路工孙斌。

  春运,也是铁路人最为繁忙的时刻。“春运期间,列车加开,经过合武高铁独山站的客车由平常75对增加至103对,值守点保障运输安全的压力倍增,守护任务显得格外繁重。”孙斌说,列车通过密度加大,对线路、道岔关键部位养护也得同步加大力度。

  春运,孙斌每天需要走行近万步,巡查自己的“责任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值守点岗位责任重大,需要有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同志在这儿坚守,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能离开岗位,这是一般职工难以做到的。”合肥工务段六安高铁线桥车间党总支书记韩露说,孙斌耐得住寂寞,在这条线上坚守十多年了。

  清晨,独山雾气氤氲,寒风似刀般刮在脸上。为保障平安春运,孙斌每天早早起床,开始洗漱,边做饭,边打扫卫生,然后细心开始检查调试应急机具、巡视小站周边环境、巡查站区安全防护栅栏网,随后迎接5时23分从合肥驶向墩义堂方向的第一列动车平安通过。

  高铁动车大多是白天运营,夜晚停运,留给时间检修养护。工务、电务等人员一般需在零点至4点的作业时间内,完成上线养护任务。期间,孙斌需要坚守在车站信号楼,担任驻站联络员防护,肩上的担子沉甸甸。在行车室工作台上,他打起精神,手持对讲机,一会与现场联络,一会在工作手册上记录,反复核对确认,忙而不乱。

  合武高铁独山站。

  独山冬季时常风雪交加,夏季洪灾多发,如出现树木侵倒,山鸟、野兔、猪獾撞到动车,容易形成隐患。“高铁安全无小事。值守工作看似简单,安全上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孙斌常念的“安全经”。

  前些日子,皖西大别山突降大雪。深夜,驻守独山站的“四兄弟”有山一样的胸怀,工作以雪为令,不分你我,并肩奋战,手指冻得僵硬,仍坚持除雪保畅通。

  进入春运,孙斌除了与车站、电务、公安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值守外,还要巡查站区的铁路栅栏网有无破损,防止小动物钻进影响列车安全行驶。

  不久前,六安一家广告公司在淠河大桥下安装广告牌时,吊机与人员跨过高铁栅栏网封闭区段非法作业,孙斌得知信息后,采取果断措施制止,消除了隐患。

  孙斌老家住合肥,距独山值守点有120公里,交通不便。“我从合肥来独山值守点,要乘坐市内公交、地铁、高铁和农村班车,单程一趟加上等车时间需4个小时左右。”在异地工作的孙斌,每当谈起“出行难”的话题,总有道不完的辛酸:“路上需要中转换乘8次车,还要徒步行走近2公里乡村小道。”

  独山是红色的故土。孙斌常年坚守在山旮旯,总有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在距离值守点12公里的地方有个独山镇,全镇走出16位开国将军,那儿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素有“中国第一将军镇”之称。 

  今年是孙斌的最后一趟春运。

  火红的岁月,光荣的历史。开国将军身上的传奇故事,闪耀着革命光芒。“驻守在这儿工作,让我最引以为豪的是,能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应急值守的毅力和勇气。”孙斌笑盈盈地说。2008年12月,合武高铁开通至今,他在这条线上连续坚守11年了。为保障春运,他没有一个春节回老家合肥与父母团圆过。

  春节临近,踏上山清水秀的土地,行走在乡村平整的水泥路上,孙斌心里总是美滋滋的。这些年来,他在独山见证了山区高铁的开通,带动了物流人流的加速流动。当地的茶叶、板栗等山货走出了大山,旅游业也日渐红火,老区人民的生活更是一年比一年好。每当看到一排排崭新楼房、一处处绿色茶园,看到一批批旅游团、山区百姓一张张致富的幸福笑脸时,他自己的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感。

  春运,走进独山站,孙斌在院内晾晒的咸鱼、咸鸭、咸肉香喷喷,给人以年味十足的感觉。留念山区小站的他,慢声细语道:“明年我就要退休了。农历二十九,家属从合肥赶来小站值守点,陪我一起站好最后一班春运岗,亲手为驻站的兄弟们做上美美的团圆饭。”(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