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做永远绽放的口岸金花。剪辑:綦智鹏
30多年前的一次“破例”,开启了陈佳和她所在检修班的一代代“金花”们的坚守之路。
1986年3月,齐齐哈尔车辆段满洲里运用车间国境站技术交接作业场女子检车班成立了。第一任工长赵金花带领13名姐妹开创了我国国际联运交接史上女子检车的先河,被誉为口岸“金花”。
2011年4月,陈佳从金花大姐手中接过了工长的重任,也接过了传承“坚守口岸,精检细交,为国把关,不辱使命”的“金花精神”的重托。
满洲里是中欧班列的汇集地,中国最大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女子检车班负责国际联运俄罗斯车辆的技术检查交接工作,承担着“给外国车辆体检,为伟大祖国把关”的重要使命。
检查交接俄罗斯车辆,看似简单,但稍有疏忽不仅会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造成国际影响。而“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口岸经历了货物运量几何式增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检车既要严谨又要高效。
齐齐哈尔车辆段满洲里运用车间国境站技术交接作业场女子检车班工长陈佳。本人供图
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并不简单。
不论在多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陈佳和姐妹们每人每个班要在满是砟石的宽轨站场内行走近20公里,每检查一辆车都要不断重复下蹲、抬头、探身等动作,一昼夜下来就要做8000多次。夏天,她们的皮肤常被强紫外线灼伤;到了冬天,则轮到手脚被寒风刺痛。
记得那年除夕的夜班,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满洲里,那风雪刮得人站不稳脚、睁不开眼,气温骤降至零下44度。她们的脸冻疼了,就用冰凉的手套揉一揉;脚冻麻了,就使劲跺一跺,厚厚的皮袄被风吹透了,那是钻心的疼。
那晚,女子检车班连续接了六列车,当接完最后一列车的时候,天已经亮了。虽然错过了年夜饭,错过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刻,但陈佳却说,“这是咱铁路人特有的过年方式!”
在那些奋战的日常中,也需要克服来自夜黑的恐惧。
夜间,在空旷的作业场上,风吹树叶的声音,都能把人吓出一身身冷汗。车体两侧、移动的手电光和脚踩在砟石上“哗啦哗啦”的声响,让黑夜显得更加恐怖。
为了克服恐惧心理,陈佳发明了“平行作业呼唤应答法”——“检车员,请确认车钩、制动梁。”“好,确认完毕。”?彼此大声的呼喊,提醒对方要检查车辆配件的同时,也互相壮胆。
在儿子眼里,陈佳“不够漂亮”。记得一次亲子活动时,儿子怎么也不愿拉陈佳的手,更不愿意看她的脸,“妈妈你没有别的阿姨漂亮,怎么那么黑呀?”
陈佳和同事们正在检查车辆。陈佳供图
“哪个女人不爱美,可是我们整天在线路上风吹日晒的行走近20公里,能不黑吗?黑是黑了点儿,但我觉得黑不也挺美的吗?”儿子唐突的一句话,被陈佳一笑带过。
女子检车班的更衣箱里,少有轻松的气息,有的是时刻的警示。每天上班打开更衣箱,就会看见一面醒目的小国旗,这面小国旗时刻提醒着陈佳和姐妹们,在外交无小事的国境线上,检车岗位虽然平凡,却关系着祖国的利益和荣辱。
陈佳介绍,女子检车班的日常工作除了检查车辆,更重要的一环就是与俄方交接破损车辆,交接进度直接关系到口岸货运增量。
为了加快车辆交接进度,陈佳自费报名参加了俄语培训班。但培训班大都是礼仪和商务内容,她在工作中总找机会向俄方检车员请教,弥补车辆技术术语方面的不足。
“一遍听不明白就比划着让对方再说一遍,直到我重复的单词俄方检车员能听懂,我就它记下来,那经常是俄文、汉字和拼音一起混搭。”慢慢地,陈佳能自如的与俄方检车员进行车辆交接,这种土洋结合的学习法,虽然看着不伦不类,但在工作中应用起来却是得心应手,破损交接时间由原来的三四十分钟缩减到了几分钟,进度得到大幅提升。
一次检查俄方车辆时,陈佳发现车辆车钩吊隐蔽裂纹,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她通知俄方检车员去检查确认,他却认为没问题,就是不去现场。
陈佳正在与俄方检车员交接车辆。陈佳供图
“作为中方代表,我如果放行了车辆,不但危及行车安全,关键是车辆出境时将被视为我方责任而产生赔偿。所以我用俄语对他说‘中方要拒收车辆,影响国际联运的一切后果由俄方承担。’”在陈佳的坚持下,俄方检车员来到现场确认维修,在不良车辆故障记录上签字后,向陈佳竖起大拇指。
33年来,女子检修班共发现各类故障150余万件,为国家避免外汇损失近7亿元人民币。
岁月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信念。今年,陈佳不仅代表团队荣获了全国“最美职工”的荣誉称号,还两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登上领奖台,接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颁奖。
在国门口岸,这些女子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家国情怀。她们把对岗位的热爱体现在保证口岸货运增量上,把对祖国的忠诚体现在国际联运交接零失误上。
陈佳说,要和姐妹们一起,做永远绽放的口岸“金花”。(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