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魏红权:三十余载匠心不改 躬耕军工制造第一线

发稿时间:2019-06-11 11: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魏红权:三十余载匠心不改。剪辑:綦智鹏

  在魏红权眼中,每一台精密器械内的零部件都有各自的装配难点,等待着他通过研磨去寻找契合点。只有当手法、力度与时间三者合一的时候,一个个精巧的零件才能在一个更大系统内各司其职。“研磨除了是物理和化学的共同作用,更是对工人心性的磨练。”

  51岁的钳工魏红权算是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的“老人”了。

  大半人生都在与零件研磨打交道的他总是习惯带着一顶帽子,并不高大的身材下蕴藏着惊人的爆发力,讲一口透着浓浓武汉腔的普通话,大多时候他并不擅言谈,似乎更多的精力都聚焦在手上各种精密零件的打磨,只有在厂里遇到各种疑难杂症时他才会说个不停。

  “研磨大师”魏红权。受访者供图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精、做细、做到极致,这是魏红权从事钳工作业以来心中牢记的信念。

  “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根据零件表面的粗糙度,业内分了1到14个等级。我们通常把10到14级称为镜面加工。”镜面加工的精度要求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而魏红权手工研磨的精度,却达到0.001毫米,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难以企及的精度。

  魏红权从事研磨工作已经34年了,当被问起这难以超越的精度水准背后的诀窍,那双因为长期接触各种机件和化学溶剂而变得粗糙而干燥的双手似乎就是最好的回答。

  1985年,刚从技校毕业的魏红权选择进入武汉重型机床厂工作,当初的选择在魏红权看来几乎是一脉相传的。“我父亲就是武汉重型机床厂的老员工,我相当于‘武重’的第二代,在那个年代能进入武汉重型机床厂可不容易,这是一件十分光荣的大事儿。”

  成功绝非偶然。新员工进厂后,都会跟随老师傅做一段时间的学徒,魏红权似乎比其他人有着更多的耐心和韧劲。“和我同期进厂的同事基本都是跟着师傅学了一年就出师单独操纵了,而我跟着师傅整整学了三年。”

  让人望尘莫及的手工研磨技艺也从那时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为了锻炼手工研磨过程中对力度和手法的掌控力,我每天的训练任务是将直径50毫米、厚度30毫米的金属锭,用锉刀锉成边长25毫米的等边六边形,每天锉8小时,3天才能完成1块,我整整练习了一个月。”

  “丢个人的脸是小事,砸了企业的牌子责任就大了”,这是魏红权奉行的工作准则。在这种高度责任心的驱使下,入厂7年后,魏红权便在武汉市获得了各式各样的荣誉和头衔。“1992年的时候,我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了,那段时间厂里的效益不是很好,外面很多企业都在挖我,身边的同事也有一些陆续离开。”

  魏红权在进行研磨。受访者供图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芳华。

  魏红权抵住了高薪和住房的诱惑,放弃了凭借一技之长先富起来的机会,选择继续坚守在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厂房里。如今提起当初的选择,魏红权显得分外坦然,“如果那时选择离开‘武重’,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我,是‘武重’培养了我。”

  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决定,魏红权的坚守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十一五”期间,在公司承担的863计划项目中,用于加工重型船用螺旋桨制造的七轴五联动数控重型车铣复合机床“CKX5680”,让我国首次拥有了一次性高精度成功加工大型螺旋桨的能力,而这台机床的核心部件——“摇摆铣头”的装配正是魏红权攻克的。

  2010年公司承接了某军工关键项目的加工作业,该项目属于世界前沿技术项目,其核心运动部件“弯刀”(俗称)的加工精度要求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由于图纸上“弯刀”对称度、垂直度、光洁度等技术要求极高,加工难度非常大,使用的特殊材料价格又十分昂贵,一旦出现加工误差精度问题将给造成公司难以估计的损失。“那时压力很大,但是我深知我不能退。”

  魏红权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弯刀”图纸和工艺要求,反复推敲加工方法、测量手段及使用的各种工具,终于琢磨出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案。为了保证生产周期和减少干扰,他白班、夜班连轴转,白天主要完成准备工作,晚上进行实践操作。经过不断尝试,钻研每一个研磨细节,“弯刀”尺寸和角度精度逐步达到了设计要求,一周后他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顺利通过军方检测。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魏红权的技能在一项又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中得到了持续提升。

  “我是一个爱琢磨的人。”通过长期的一线钻研,魏红权摸索出了一套超精密的工作方法——“化学刷削”+研磨棒,使刀架滑枕的平面度和直线度均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标准。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称其为“魏红权操作法”。

  2011年,使命再次将魏红权推向了历史的舞台。在魏红权和他独有操作法的保障下,由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研发的CKX53280超重型数控单柱移动立式铣车床、FB320超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XKU2680数控双龙门移动镗铣床、DL250超重型数控卧式铣车床4台极限装备成功下线投入使用,为我国的核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方位减速器、编码器、卫星监控雷达天线座到火箭底部壳体焊接专机……34年里,魏红权一次又一次突破加工制造的瓶颈,参与完成50余项重大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他用一双“机械手”奉献于中国制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在中国兵器制造的第一线。

  魏红权在工作岗位上。受访者供图

  其实,初入行时的魏红权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坚持这么久。“当时我才17岁,身边都是工龄二十几年的老师傅,他们工作的时间比我的年龄都大,我对自己能干多久一点底都没有,可现在一晃就已经干了三十多年。”

  生在“武重”、长在“武重”,将自己青春全部奉献给“武重”,对于“武重”以及祖国的重型装备行业,魏红权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情感。

  在集团承接某国防航天航空重点关键设备项目研制中,作为主要负责人魏红权心急如焚,当时他的父亲重病住院,需要人去医院照顾,他左右为难,而父亲却告诉他:“武重是咱们的大家,现在家里有难题了,你就放心去吧!”魏红权心里明白同样在武重工作了一辈子的父亲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带着父亲的那份期许,魏红权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满脑子都在思考如何解决加工问题,眼睛熬红了,人也清瘦许多,经过半个月努力终于攻克飞机和导弹轨迹捕获装置的难题,受到高度肯定后,他便飞奔到医院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接手父亲住院期间的起居生活,尽一份孝子之心。

  十年磨一剑,34年的历练让魏红权成长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除了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手工研磨技术,铣刨磨钻、锉刮锯斩无一不是他的拿手绝活。“做任何一项东西,实际上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形状千奇百怪的机械零部件各有各的‘性格’,每一次研磨前的思考必不可少,研磨用什么工具,检测用什么方法,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魏红权有着手艺人特有的质朴,“做好每一个机械零部件对我来说是本分,能够帮助集团和国家实现空白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才是让我真正高兴的事情。”

  在今天的武汉重型机床集团,一台精密机械从生产前的构想设计到后续的精密加工再到下线后的装配成型,通常少不了魏红权的身影。“有困难找魏大师”,几乎成为了“武重人”口口相传的锦囊妙计。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34年的时间,魏红权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当年跟我一起进厂的120名工人,如今只剩下不到20人。”可魏红权始终有自己的打算,“只要‘武重’需要我,只要国家需要我,我还想一直干下去。”(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君 实习记者刘逸鹏)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