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脚下,红色基因最常青。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北城小学校长张淑琴履职的第12个年头,作为扎根基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她始终关注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培养与红色基因传承。
去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张淑琴向总书记汇报了临沂将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代代相传的做法和成效,将沂蒙“老支前”王克昌的祝福带给了总书记。
肩负总书记“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嘱托,2018年6月22日,北城小学组织了“大手拉小手·一起共传承”活动,张淑琴带领33名师生代表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把红色课堂“搬”到了王克昌“老支前”的家中。她当面向王克昌老人转达了总书记的亲切问候。师生们则围在王克昌老人身边,听老人讲述支援前线的故事和朱村村民冒着枪林弹雨支援前线的动人事迹。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北城小学校长张淑琴。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当讴歌传颂的革命前辈从教课书本走向现实生活,张淑琴深刻感受到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孩子们给老人表演节目,老人给孩子讲故事,一下拉近了时间的距离,孩子们能深刻地认知,在那个年代有那么多人为新中国成立奉献了生命,这对孩子们感悟沂蒙精神,理解红色文化有重要意义。”
三尺讲台上,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张淑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3年,张淑琴到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岔河校区担任执行校长,她惊讶地发现,这个村级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欠缺,有些同学甚至不会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她要抓紧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张淑琴组织老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课堂上落实,以学习《沂蒙精神教育读本》为课程内容,鼓励同学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讨论,全班分享读书心得,“说、讲、演”多措并举,开起、开足、上好德育课程。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在建党节、国庆节等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等,培养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现在的孩子生长在和平富足的年代,离苦难的年代越来越遥远,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不忘历史,不忘本来,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张淑琴说,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关乎国家发展、关乎民族未来,红色基因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红色的种子要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
欣喜的是,她已经看到了破土而出的嫩芽。
在纪念抗日女英雄陈若克的舞台剧排练中,小演员为陈若克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多次留下了眼泪;在学校开展的公益活动中,同学们自愿拿出零花钱向贫困山区捐赠3万元善款。孩子们的细微改变,都在张淑琴的眼中闪着光。
去年,学校开展“读革命经典·做红色少年”的读书节活动,张淑琴梳理了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发现红色教育的课文篇目占比偏低;带领师生采购红色书籍时发现,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红色书籍品种较少。这也引发了她对丰富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思考。
今年两会,张淑琴建议进一步扩大教材中的红色教育内容,将时代楷模、道德模范、重大典型的人物故事融入到各级各类教材,创作到讴歌新时代的作品中。“不仅是红色书籍,还有影视作品,尤其是创作适合少年儿童传唱的既有教育意义、又展现时代特征的歌曲。”张淑琴说,在孩子们哼唱着流行歌曲的今天,自己呼吁并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为孩子们创作红色精神食粮。(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