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车辙 两代人的40年。剪辑:綦智鹏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逐渐成长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958年,
北京汽车工业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
自主研制出北京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
从此,一道车辙蔓延向前,
上世纪80、90年代,
在对外开放、转换机制、引进技术中,
北汽不断向前。
进入21世纪,
汽车产业链日臻完善,
昂扬驶入跨越式发展。
新时代,
北汽全面新能源化,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拓荒者,
走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全新发展之路。
北汽集团越野车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璋。北汽集团团委供图
“硬派老军工”王璋:三十年铁血历练,并不止弹指一挥间
2017年春节刚过,王璋就接到了“建军90周年阅兵检阅车”的紧急任务。就算从研发制造到交付使用只有短短八个月的时间,他也毫不犹豫地在电话里喊,“我们干!”
“在北汽干军车从来不用开动员会。”北汽集团越野车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璋将这种责无旁贷、胸有成竹的底气,形容为“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
的确,时代不断召唤着给出新命题,勇士是不能退缩的。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40年,特别是在2000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决策为我们指明了发展道路。”在北汽工作30年,王璋是一名改革开放的深度参与者。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自主研发生产第一代军车——北京吉普212,实现了我国轻型军用越野车“从无到有”的跨越;
第二代“勇士”军车2007年定型,实现了轻型军用越野车动力柴油化,机动性大幅提升,初步满足了“平战结合、软硬结合”的需求;
随后,一个全新的,承担着国家、军队重点科研项目的第三代越野车指挥车——“勇士”军用越野汽车改进型,响应军民融合的时代需求,换装归来。
“勇士”改进型研发工作冲破了重重技术壁垒,实现了轻型军用越野车整车高可靠性、高品质感、高拓展性的全面提升。构建了BJ80平台车型型谱,包含军用系列、军选民系列、民用系列、警用系列等4大系列、23款细分车型,并拓展出阅兵检阅车、边防巡逻车、警备纠察车A级防弹车等多种专用车型。
真正接到“勇士”改进型在全军投入使用的任务是2013年。
留给项目团队的开发周期是24个月,比通常整车全新开发周期整整短了一半。
“随着国防建设的发展,每一代军车都有‘进步’自己的挑战。”毫无疑问,最大的挑战已经实实在在摆在了王璋和团队的眼前,“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要快速高效,好在北汽的光荣传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一年,跨部门的并行工程在多轮次推进。王璋反复在每一周的大型调度会上都会强调,“试验和整改工作要同步进行。”车在跑试验,出了问题就要迅速响应,不断整改提升,直到问题解决。
实现高可靠性是军车开发的最难关。为满足不同军区、军种对性能的需求,研发团队要在全年的不同时段进行环境适应性试验。漠河零下41度的寒区,军车在雪中漂移前进;那曲5000米的高原,军车极速驰聘雪山;吐鲁番地表80度高温,海南湿热的环境,都给车辆验证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国家地域环境最复杂的地方,都有车辙的清晰印记。那些跑过的路、过程中的方案,积攒成最后定型时平均故障里程远超可靠性战术指标六倍的战绩和超越国际先进军车可靠性的水平。
“北汽干了一代车、二代车,三代车我们一定要干好。”最终,在王璋的带领下,“勇士”改进型于2015年6月完成设计定型,12月批量生产、列装部队,极大地满足了军事装备要求。
2017春节的那通电话后,王璋带领北汽越野圆满完成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和建军90周年阅兵检阅车任务。
BJ80在实现了全军及武警系统的全面使用后,还通过军援、军贸出口到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多个国家,列装联合国维和部队,还在今年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勇士”改进型于2015年6月完成设计定型,12月批量生产、列装部队。北汽集团团委供图
“北京榜样”代康伟:从0到1,北汽新能源进阶之路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北汽集团团委供图
进入新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节能减排、降低能源依赖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成了建设可持续发展低碳社会的重要一环。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我国“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
2008年,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北汽毅然决然地踏上新能源汽车的探索之路。
也是在这一年,车辆工程专业电动汽车研究方向毕业的代康伟进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的研发工作。
当时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匮乏,整个中心只有6个人,而相关的研发资料也寥寥无几。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代康伟和同事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滴地摸索尝试。
他们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每写出一点儿新的代码就立马测试,对了就按照这个思路来,不对就再改、再尝试,还是不行就再改……就这样,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修改,2008年年底,上路试车成功,北汽的电动汽车车轮转动起来了。
2009年,50辆电动迷迪车在北京市昌平区亮相——从成立团队开始探索,到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正式交付使用,在几乎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这个年轻的研发团队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代康伟(中)和她的同事们。北汽集团团委供图
2009年1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发起“十城千辆”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
同年年底,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大兴区成立,力争打造一个集零部件生产、整车车间、研发试验、物流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成为北汽创新发展路上的重头戏。
在自主研发过程中,北汽新能源一直致力于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电控产品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很难,但一定要做下去、做出来”,自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代康伟主动和同事们一起勇敢地扛起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控产品研发的大旗。
经过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2010年,搭载北汽自主开发电控产品的1000辆电动环卫车和500辆电动出租车上路行驶。
此后,代康伟又带领团队先后完成第二代和第三代电控产品的开发工作。
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创新永无止境。如果说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只是针对于公交、出租等领域的示范运行,那么2013年加入北汽新能源后,代康伟则开始专注于对私领域的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
从示范运行到真正市场化的产品,代康伟和她的团队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用户需要的就是我们最需要去做的”,为了模拟最真实的驾驶环境,她和很多同事主动当起“小白鼠”,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试车工作。
如何最大程度地增加电池的续航时间,怎样提高充电的便利程度,怎样提升用户的使用乐趣……在整个研发和试车的过程中,用户思维、用户体验是他们考虑的重中之重。
2014年7月,北汽新能源“卫蓝先锋行动”首批200名纯电动车交付车主。
那一年,北汽新能源纯电动家用汽车销量达到5000台。
“年会上总结时我们所有人都很嗨,所有的成就感在那一刻释放了。”代康伟至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觉得很是兴奋。
今年,代康伟荣获“北京榜样”的荣誉称号。她说,这是属于新能源技术研发工作者的共享荣誉。他们和每一个奋斗在汽车行业工作岗位上的人一样,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强国梦的实现而默默地坚守。
“从2008年进入北汽工作,
十年间,
我见证和参与了北汽新能源从无到有,
从零基础到世界级先进水平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而是一群人的大团结。
可以说,
我这十年的经历,
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队伍的一个缩影。
这是忙碌而充分的十年,
也是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十年,
下一个十年,
我们要继续携手,
为建设美好新时代而共同努力。”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轻量化,
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我今年55岁了,
还不能停下学习,
那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都是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和攻克的难关。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
中国越野和国际大牌比起来还有些弱小,
我们的愿景和使命,
是把‘北京越野’打造成中国越野车第一品牌。”
——北汽集团越野车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同样如此。
作为研发人员,
我们必须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打造坚实的、稳定的、强有力的创新和研发堡垒,
为早日实现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努力。”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