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守桥兵:一抹橄榄绿守护滔滔黄河水。剪辑:杨茜
武警济南支队某部官兵日常巡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益良摄
五千年前,滚滚黄河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如温声细语的母亲,无怨无悔。
五千年来,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似饱经沧桑的老人,睿智安详。
五千年后,一曲《保卫黄河》唱出中国人的悲愤,中华民族如雄狮般觉醒,慷慨激昂。
如今,一个和平的年代,黄河母亲的子孙后辈,正竭尽全力守卫她的平安健康。在山东济南曹家圈黄河铁路大桥边,武警济南支队某部几十年栉风沐雨,用挺拔的身躯和青春的汗水,守护着滔滔黄河水。
住砖瓦房喝黄沙水
来往乘客挥手致意是“小确幸”
济南曹家圈黄河铁路大桥是津浦铁路跨越黄河的一座特大桥,始建于1960年,1976年竣工通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火车乘客从铁桥上匆匆而过,守护铁桥的安全,便成为黄河守桥兵的首要职责。
守好每一班岗,是黄河守桥兵的重要职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益良摄
隆冬的黄河,少了波涛汹涌,遇上大雪飘零,银装素裹的黄河大桥别有一番风情。然而,济南的冬天却冷到骨子里,黄河淌凌结冰也时常发生,即便是裹着厚厚的军大衣,也抵御不了无情的寒风。
而每到夏天,作为全国著名的“火炉”城市济南,炎热得实实在在,彼时的黄河大桥桥表温度最高可达50摄氏度。炎炎烈日下,战士们流淌的汗水浸湿了那抹青春洋溢的橄榄绿。
武警济南支队某部指导员张磊少时(右)与父亲张绪亮(左)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磊摄
“黄河守桥兵”中,有这样一对父子。
父亲张绪亮是“50后”,山东邹平人。1978年,年仅19岁的他成为一名光荣的陆军战士,担负起守护济南曹家圈黄河铁路大桥的使命。1982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张绪亮成为一名武警官兵,继续守护黄河大桥一方平安。
“以前的岗楼是用砖砌的小屋,冬天,尤其是下雪以后,夜里上岗前把所有衣服都穿上也不管用,常常被冻得浑身透凉。”张绪亮回忆说。一到夏天又特别热,周围都是庄稼地,一阵风吹过卷起黄沙,浑身都是沙土。
张绪亮告诉记者,当时部队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住的都是砖瓦房,喝的都是地下水,每次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有一半都是黄沙。
济南曹家圈黄河铁路大桥位置偏僻,附近人烟稀少,平时部队除了训练就是在附近种水稻,“见到最多的人是火车上来来往往的乘客,看到他们路过大桥时向我们用力挥手致意,我感到十分自豪。”对张绪亮而言,这就是他青春岁月里坚守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小确幸”。
一座黄河大桥,将五湖四海的兄弟聚集在一起,在这里,他们结下了剪不断的深厚情意。“彼此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现在逢年过节都要打个电话互相问候一下,聊的最多的就是那时候一起吃过的苦。”张绪亮说。
扎根偏远甘愿奉献
用青春热血传承黄河大桥精神
在儿子张磊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一个严肃、认真、踏实、不怕麻烦的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忙工作,很少有时间操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武警济南支队某部指导员张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焦帅摄
张磊清楚地记得,父亲曾负责过部队基建工作。那段时间正值炎炎夏日,他白天顶着毒辣的太阳在工地监工,晚上回到家就不停地画图纸。“有一天,我看到父亲的背上全都晒掉了皮,黑黝黝、红锃锃的,特别吓人。”张磊说。
张磊想像父亲一样,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2002年,19岁的他义无反顾地投身部队。2015年,他申请来到父亲曾经坚守过的部队——武警济南支队某部,成为一名“黄河守桥兵”,将伟大的“黄河大桥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
在张磊看来,黄河大桥精神是一代代守桥兵用青春谱写的壮丽诗篇,融入了军人对祖国的信仰和无限忠诚,战士们应该像一枝枝斗风傲雪的寒梅,不惧严寒,傲立风霜,用生命践行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从一名平凡的武警战士,直到成长为今天的指导员,张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但报国初心却从未改变。张磊认为,守卫黄河大桥靠的是全体哨兵的凝心聚力和团结协作,不在一朝一夕,关乎每一个细节。
2016年5月20号凌晨,一列由北向南行驶的列车高速驶过济南曹家圈黄河铁路大桥。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列车通过后的声音有些刺耳,在距离哨位20多米的铁轨上还冒出了一段白烟。
这个细节被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执勤哨兵张素凯注意到,他迅速用高倍望远镜进行观察,最终发现铁轨上竟然有一块遗留的钢板。张素凯立刻向中队发出警报,张磊带领中队全体战士立刻按预案展开行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80后”的张磊正当壮年,在坚守黄河大桥安全的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的指示号召,培训更多的部队新鲜血液,将“黄河大桥精神”代代相传也是他的重要使命之一。
“90后”新兵余杰,就是其中的一位。
血印子与血泡
栉风沐雨勾勒守桥印记
与张绪亮、张磊父子不同的是,余杰是陕西人,2017年9月,从家乡陕西不远千里来到山东济南。而在此之前,他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
武警济南支队某部新兵余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益良摄
余杰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他决定去部队磨炼几年,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无缘军人梦想。去年,得知学校一年一度的招兵消息后,他再也按捺不住报国之心,果断报名。
“去年整个8月份都奔波在学校和家之间办理各种手续。”当录取通知下来的那一刻,余杰那颗悬着的心算是落了下来。“跟我同批的战友,大都是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个是2000年出生的。”相对其他人而言,22岁的余杰相对成熟,自然而然地在队里扮演起“老大哥”的角色,热心帮助年少的战友。
入伍前,余杰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充分准备,来到营区后才发现,部队生活确远非他所想象的那样。“守卫黄河大桥,哨兵值班交接十分严格,该怎么转接、怎么打汇报词、怎么交枪,都需要经过严格训练。”余杰说。
在新兵连的日子,对余杰来说是一段此生难忘的经历。为期三天两夜的野外拉练,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出发之前,我们打包好被子、雨衣、军大衣、洗漱用品,总共有30斤重,全程背着,脖子上还挂着一把7斤重的枪。”余杰告诉记者,野外拉练每天需要行军30多公里,战士们的肩上都勒出了血印子,脚掌也磨出了血泡,“等晚上休息时,班长就拿着缝衣服的针,给我们一个个把血泡挑破,可是第二天,新的血泡又磨出来了。”余杰笑着说。
有一次,余杰和战士们下山时,在一个乡村小街道,一位老奶奶静静地端详了他们很久,并给他们鼓掌致意,“我当时感觉特别自豪和骄傲。”余杰的语气里吐露出几分雀跃。
第一次忍受离别后的伤感,第一次摸到真枪时的激动,第一次站岗守桥时的忐忑……无论酸甜苦辣,无论风吹日晒,无论血泪伤痛,未来,那抹橄榄绿将与黄河水紧紧融汇在一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传承“黄河大桥精神”,继续做对得起国家信任与嘱托的新时代“黄河守桥兵”!(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