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爱:动物疾病防控忠诚的卫士。剪辑:刘铭
陈瑞爱(中)认真进行科研工作。本人供图
“除了公司日常事务,还需要每周上4节课,每天工作至少13个小时。”说起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安排,她却十分淡定自若,仿佛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
她是雷厉风行的产学研全能女总裁,做事果断、冷静、有条理,将初出茅庐的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大华农”)发展为如今拥有4个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药物疫苗生产基地。
她是学术造诣深厚的博士生导师,为师严谨、细致、有耐心,将一个个怀揣学术梦想的知识渴求者,培养为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优秀人才。
她是一心一意为人民的人大代表,待人真挚、宽和、有爱心,将群众心中所想所求所需尽心尽力落实到实处,不负人大代表的神圣与光荣。
她是谁?
她叫陈瑞爱,是广东温氏集团副总裁兼大华农事业部总裁,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禽流感、猪蓝耳病等多个动物疾病防控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持续发展的坚定力量。
放弃稳定工作 投身小山沟与鸡为伴
陈瑞爱身材娇小玲珑,说话温声细语,举止端庄优雅……这样一个温婉的江南女子,为何会踏身于兽医行业呢?
原来,陈瑞爱的高考志愿原本报考的是法律,后来被调剂到了完全陌生的兽医专业,不过,她并未因此而产生挫败感、混日子,而是选择创造条件认真研究、学习。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陈瑞爱渐渐了解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专业。
1992年,陈瑞爱大学毕业,原本有机会留在广州工作的她,却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来到了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集团”)在新兴小山沟开设的鸡场。她成为温氏集团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第一个技术员,从此肩负起温氏集团技术研发的重任。
当被问到为何会做如此决定时,陈瑞爱说:“通过大学五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兽医专业的价值,我想要到新兴小山沟鸡场去,改变当地专业人员缺乏、技术薄弱的现状。”
在偌大的山村鸡场,有一个娇小的身影,一个人喂鸡养鸡,一个人测定观察,一个人实验记录……与鸡为伴,与猪为友,无论白天黑夜,也无论风吹日晒,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人。
“做实验时,晚上也需要观察,经常一两天不眠不休。”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陈瑞爱未有丝毫抱怨。不过,当时的陈瑞爱也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还是有脆弱的时候,“鸡场周围是墓地,半夜起床去鸡舍是真害怕。”陈瑞爱说。
狭小昏暗的房间,潮湿闷热的居住环境,四处飘散着的难闻的动物粪便味……这一切,让陈瑞爱的父母心疼不已,但陈瑞爱却不以为意。当时山区交通也不便利,陈瑞爱就骑单车走山路,最多的一天曾到过十几个村庄就诊、培训。每到梅雨季节,她都会披着雨衣、戴着草帽,艰难地行走在山间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一个倔强的背影。
当地农村条件差,大部分农民没读过书,培训他们用科学养鸡也是令陈瑞爱感到备受挑战的事情,“村里面没有教学设施,我们就到大队,用黑色木炭在刷了白色灰的墙体上写字传授给他们知识。”
七年磨一剑 动物疾病防控的忠诚卫士
再坚强的灵魂,也都会有沮丧的时候,工作初期,陈瑞爱也曾动摇过。
1993年前后,陈瑞爱负责对从美国引进的白鸡(艾维茵肉鸡)进行疾病防控实验,但是,由于广东湿热的气候条件等种种原因,引进的5000只白鸡大部分患上了大肠杆菌性腹水症、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陈瑞爱(左一)在BSL-3实验室演练。本人供图
然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鸡舍保温通风条件不好,再加上处理经验不足,导致这批白鸡的死亡率达到80%以上,“这对一个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次严重的事故,我当时十分害怕。”陈瑞爱说,这件事成为她人生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为未能担负起肩上的责任,陈瑞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面对这样的挫折,她也曾抑制不住流下了痛苦的泪水。擦干眼泪,陈瑞爱深刻地反省自己,并主动向当时温氏集团的董事长温北英承认错误。原本以为会受到严重处分的陈瑞爱却万万没想到,老板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鼓励和支持她马上将实验进行下去。
陈瑞爱因此备受鼓舞,后来,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应对的疫苗,很好地解决了大肠杆菌性腹水症问题。
就这样,在小山沟的鸡场,陈瑞爱一待就是七年。
七年的默默付出与坚守,陈瑞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1999年,她成功在国内率先推出《家禽安全生物系统的建立与推广应用》的动物疫病防疫技术模式,填补了我国在家禽规模化养殖科学疫病防控方案方面的空白,使肉鸡成活上市率从68%提高到96%,并因此获得了“九五”国家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
此后,陈瑞爱带领温氏大华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2003年,陈瑞爱投身抗击禽流感前线,为国家提供近60亿份优质禽流感疫苗,并创下了温氏集团养殖鸡无一例患禽流感的奇迹;2007年,猪蓝耳病席卷全国之际,陈瑞爱创下了80天为国家提供优质蓝耳病疫苗8000万头份的纪录,为我国养猪业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心系基层 用专业所长为农业农村干实事
除了经营公司,陈瑞爱还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她的悉心教导和培育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茁壮成长。2008年,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于2013年连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十年参加全国“两会”,为国家提出关于农业农村、农业科技等建议、议案共计70余个。
身兼数职的陈瑞爱是如何在原本繁忙工作的同时做好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的呢?
生活中的陈瑞爱十分温和、乐观。本人供图
长期深入基层工作,陈瑞爱能够听到更多来自社会基层的需求和声音,而这些也是国家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她常说:“我用自身专业干实事,为农业尽心尽力做事情。”
除了日常的工作观察和经验积累,陈瑞爱还积极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诉求,不定期联系市县级人大走访、组织街道调研、深入村庄做调研,也会做一些诸如清理农村垃圾等的小事,“人大代表的工作也应该像做公益一样,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陈瑞爱说。
此外,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百姓,陈瑞爱建议所在地级市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把电话来访、定期与群众交流等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方式。期间,她了解到中小企业存在用人障碍,便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代表百姓的,就是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担任人大代表十年来,陈瑞爱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尽职尽责,提出的所有代表群众利益的建议和议案几乎都会得到落实,其中,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农产品质量、中国标准化法等的建议为我国产业升级、国际接轨和竞争、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进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当下的生活状态,陈瑞爱亦是如此。2015年,在陈瑞爱的号召下,温氏大华农与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联合设立了"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为本就羽翼丰满的人生再添一片神圣的羽毛,默默发挥着女科技工作者的光和热。(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