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彝家歌者陶建阿成:小山寨里走出的大歌手

发稿时间:2017-02-24 07: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陶建阿成:从小山寨里走出的歌手演员。剪辑:付一鸣

  “家在彩云南,情在山水间,身在他乡的游子啊,心还在家里面……”悠扬,缥缈,余音袅袅。 

  一首《家在彩云南》唱出了他作为漂泊游子的心声,一句“心还在家里面”道出了他对美丽家乡的无尽思念,一颗追梦赤子心更彰显出他对民族歌曲的无限热爱。 

  

中央民族歌舞团彝族歌唱演员陶建阿成。本人供图

  他,叫陶建阿成,“陶是我的姓,建是我的辈分,阿成是我的小名。” 

  他,是一位彝族歌者,将心中的喜怒哀乐透过曼妙的歌声,环绕在嘈杂纷乱的世界。 

  他,是一位公益达人,将满满的爱与感动通过切实的行动,撒播在每位爱与被爱的人的心间。 

  他,是一位执着的追梦人,拼劲全身力量去攀登远方巍峨的高山,哪怕一路荆棘,却也从不放弃。 

  用歌声伴爱心的公益达人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上午陪同家里亲人及爱心企业家一起去看望同村彝族残疾女孩。”陶建阿成在微博上记录下这次爱心之旅。 

  这位彝族残疾女孩名叫注英,今年18岁,患有先天性脑瘫,从小到大,没能说过一句话,也从未叫过一声“爸爸妈妈”,更未曾站起来走过一步路……注英是阿成从小看着长大的,每到春节,他都会前往注英家中看望她,至今已有十五六年了。 

  116日,陶建阿成在家乡云南昆明举办了“家在彩云南 印象彝山”新春公益演唱会。这场演唱会的名字是阿成亲自取的,“从离开家乡,到来北京读研究生,学习音乐,直至现在在北京工作、生活,已经7个年头了,也是时候回到家乡举办一场演唱会了,算是对自己的检阅和对家乡人民的回报。” 

  演唱会上,阿成把注英从距离昆明160多公里的小山寨请到演唱会现场,为的就是让注英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更希望有爱心人士能对她伸出援助之手。 

  “演唱会上,我带头捐了5000元给小注英。”阿成说。大年三十那天,阿成把演唱会上募集到的大约2万元钱送至注英家中。“虽然小注英不会走路,不能表达,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她见到我们时的激动和开心。” 

  其实,从大学时代,陶建阿成就开始从事公益事业,每逢节假日,都会去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地方慰问演出,并购买一些纪念品、水果及生活日用品等分给他们。 

  阿成认为,作为一名有情怀的青年,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欢乐,带给他们生活上的方便。“我从小家里条件就不好,体味过穷苦人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在我有能力了,能帮一些是一些。”陶建阿成说。 

  7岁起为家庭分担的砍柴郎 

  陶建阿成出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镇唐家村委会中山村彝家山寨,海拔近3000米,南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这里,有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那个巴掌大小的小寨子。 

   

陶建阿成参加节目录制。本人供图 

  阿成的家住在大山深处,在他的记忆中,七八岁时,他就开始到外面砍柴,因为砍柴,经常会把手割破或者划破,“小时候,父亲在外面当兵,家里都是母亲一个人操劳,我不想让她那么累。” 

  从此,在田间小道,时常有一个小小的身影,背着高高的木柴,一步一蹒跚地行走在路上,那个小小的身影,倔强又坚定,似乎有着不可抗拒的能量,扛起了全家的希望。 

  当城里的孩子在看着绚丽的动画片时,阿成在山里砍柴,哪怕到处伤痕累累;当城里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游玩在游乐场时,他对着大山高声把歌唱,哪怕无人欣赏;当城里的孩子住着温暖舒适的高楼洋房时,他躺在土木瓦房依旧睡得倍儿香,哪怕草席硌人蚊虫肆虐……可是,阿成却说:“人的一生总要经历些酸甜苦辣,挺过去了,一定会越来越好。” 

  十岁之前,阿成生活的村子都还没有通电,天黑时,全靠煤油灯或火塘点缀夜的寂寥。 

  也许,交通不便是制约村子发展的一大屏障。 

  初中毕业之前,村里还没有通公路,如果家里要卖些东西,都得靠人力背到目的地。 

  上中专时,学校在县城,路上就要耗费一天时间,“早晨8:30出发,晚上7点多才能到。” 

  中专时期,阿成学习的是电工电焊与钳工电修专业,在家人看来,学门技术,将来毕业找个对口的工作,然后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2002年一整年,阿成都在酒店实习,既从事酒店服务员工作,也从事机电工程部修理工的工作,是个廉价的全能型劳动力。“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是300元。”阿成说。 

  收音机是儿时的音乐老师 

  既然如此,陶建阿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音乐之路的呢? 

  作为一名彝族人,陶建阿成身上流淌着民族能歌善舞的血液,对于唱歌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阿成的母亲特别喜欢唱彝族山歌、小调,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原生态歌者,是乡里乡亲们公认的“好声音”。 

  3 (1)

中央民族歌舞团彝族歌唱演员陶建阿成。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群摄

  “彝族山歌、彝族打跳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阿成渐渐地喜欢上唱歌,“小时候放牧或者干农活时,有事没事儿都喊上两嗓子,表达当时的心情嘛。” 

  从小,阿成接触最多的就是山歌、小调,还有老革命歌曲。但因为条件有限,小时候的阿成从未经过专业的声乐训练,“以前就是听收音机,学广播里的歌。”那些歌曲,阿成几乎一学就会,而他,从小到大也都是同学们中的实力唱将。 

  上初二时,学校举办新年文艺演出,阿成第一次登台,虽然音响设备简陋,可是他却十分珍惜,“当时唱的是《说句心里话》,不过,因为太紧张了,唱到三四句时就忘词了,后面全靠临场发挥。”阿成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2003年,中专毕业后,阿成又在酒店干了半年服务员,这半年的生活,平淡如水,波澜不惊。 

  然而,2004年,他的人生却发生了重大转折。 

  那一年,楚雄市举办七一建党节文艺晚会,陶建阿成被选为公司代表参加歌咏比赛,最后竟然还得了三等奖,这让他小小兴奋了一下。 

  可是,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的一席话,激发了他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冲动,“他建议我尝试考一下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 

  在阿成的印象中,唱歌似乎并不能成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他也未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唱歌为生,但是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后,阿成备受鼓舞,他开始认真思索未来的路该怎样走,是当一辈子酒店服务生,还是拼命赌一把? 

  显然,阿成选择了后者。 

  从小山寨里走出的歌唱演员 

  为了参加艺考,阿成请了一名音乐老师,教自己学习乐理知识和钢琴弹奏。 

  IMG_0627

中央民族歌舞团彝族歌唱演员陶建阿成。本人供图

  天生一副好嗓子的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如鱼得水。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他最终如愿以偿,被云南艺术学院大专录取。当年的高考成绩还不错,是班里前五名。 

  2007年,毕业在即的阿成在云南艺术学院演播厅举办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 

  举办演唱会需要花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准备起来比较复杂,但是阿成认为,应该给自己两年的音乐学习有个交代,因为有仪式感的生活,不在于仪式本身,而在于仪式背后所代表的匆匆走过的青春岁月。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演唱会如约举办。第一次举办演唱会的阿成异常兴奋与紧张,“当时唱了12首歌,有《欢聚一堂》、《西部放歌》等等,都是民族歌曲。” 

  上进的人永远不会满足自己当下的状态,大专后,陶建阿成又考了专升本,继续学习音乐知识。 

  大学时期,石校昆教授给了他极大的帮助,给他在音乐上进行指导的同时,还教他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每次到昆明,我都会找石老师聚一下。”对陶建阿成来说,石校昆教授亦师亦友,是个值得尊重和学习的音乐前辈。 

  大学毕业那年,阿成报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在这座通往神圣音乐殿堂的独木桥上,他失败了。“大学时,没能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考研究生时,一定要圆自己这个梦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浩浩荡荡的二战大军。 

  这一次,他成功了,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教授万山红。 

  同年,陶建阿成还顺利考上了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演员,成为一名职业歌者。 

  渐渐地,陶建阿成有了属于自己的歌曲,《家在彩云南》、《山里的火塘》、《放歌大彝山》、《西部情歌》……每一首歌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悠扬,缥缈,余音袅袅。 

  现在,陶建阿成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接下来,陶建阿成还将继续引吭高歌,并将在影视表演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 

责任编辑:杨知澎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