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胶鞋书记”庞启渊:四双胶鞋一颗心 阔别昔日穷山村

发稿时间:2017-02-08 08: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胶鞋书记”庞启渊。剪辑:刘铭

  “我受了灾,报答不了你,只有这只鸡了,你别嫌弃。”村民邓贤坤一边说着,一边往庞启渊手里塞。

  庞启渊是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驻村书记,驻村一年多来,致力于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解决疑难困惑,深受当地群众爱戴。春节前夕,曾受他帮助的村民邓贤坤从自家院子逮了一只大公鸡,专程从山上跑到山下送给他。

  “山路又远又难走,我怕拒绝他会伤害他的感情,就买了一条香烟悄悄塞进了他的口袋。”庞启渊说,春节前,很多村民都打听他的住址想给他送些年货,但都被他婉拒了,因为他认为帮助村民是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深入访村民,扶贫路上困难重重

  “县里决定派你到沿河乡北坡村任第一书记,你有什么意见?”作为党员干部,庞启渊牢记自己身担为老百姓服务的重任,作为一名农村娃,他更加为自己有机会深入农村一线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而感到荣幸。

  思考了片刻后,庞启渊坚定地说:“好,保证完成任务。”


庞启渊(右二)走访村民。本人供图

  2015年8月10日,庞启渊来到了北坡村,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驻村书记。

  “震撼。”走进北坡村的那一刻,庞启渊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很多路就在悬崖边上,烂泥路又窄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到山崖下,十分危险。”庞启渊介绍说,村民进进出出活动,几乎全靠两条腿走。而且,山路很危险,甚至有一次,他的脚一滑,差点就掉下了去,现在想起来,庞启渊还是一身冷汗:“幸好我的向导村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我,把我拽了上来。”

  而走进村民家中,倾斜的木架房破旧不堪,上面长满了青苔;石头房则四处漏风,破塑料纸糊了一层又一层的窗户,用木板固定住。屋内,被熏得漆黑的墙壁结满了蜘蛛网,农具、木柴四仰八躺地分散在各个角落……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像是经历了一场浩劫,像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似乎风一吹,就会倒下。

  这,就是北坡村留给庞启渊的第一印象。

  50多岁的张明礼是位盲人,一家五口,两位年过70岁的老父母,一个未婚兄长和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因为上民办大学,女儿昂贵的学杂费用就成为了家里的老大难,老弱病残的一家子生活举步维艰。

  “年前,我帮他们家卖100多斤猪和20多斤蜂蜜,价钱还不错。”庞启渊高兴地说,村民如果什么东西卖不动的,他就动用自己的人脉,主动帮忙联系买家。

  庞启渊告诉记者,在北坡村,同样贫困的家庭不在少数,开展脱贫工作困难重重。全村82户贫困户中,42名二三期矽肺病人,10多名35岁以上的单身汉;房屋基本还是木结构,因为没有公路,运输费用昂贵;空心化问题严重;除了笋竹缺乏有效增收产业……

  四双老胶鞋,消除老百姓的信任屏障

  摸透村子情况,才能打响脱贫攻坚战。庞启渊来到北坡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村民,这是他进入工作状态的必由之路。


庞启渊(左二)走访村民。本人供图

  “庞书记,你做这个工作做多久?”北坡村历史矛盾较重,对干部有一种深深的不信任感,庞启渊刚到北坡村时,曾被村民这样问道。甚至,他还听到村民在背后偷偷议论:“搞形式的人来了。”

  “至少到2017年,等村子脱贫后。”庞启渊认真地回答道。

  家庭人员、庄稼牲口、健康状况、收入情况……每到一户人家,庞启渊都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除此之外,他还跟村民们掏心窝子唠家常,告诉他们自己也是农村娃,家就在坪坝。

  有一次,庞启渊一行天一亮就出发,一路上先走访了两户群众,下午1点多,才抵达贫困户刘尚国家中。

  “这么远,你们怎么来了?你们太辛苦了……”看见庞启渊前去家里走访,刘尚国黄中带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满脸的皱纹堆在一起像刚捏紧的饺子皮,他双手紧紧握住庞启渊,激动地反复说着。

  刘尚国今年60多岁,是个五保户,孤苦伶仃一个人住在山头。

  严重倾斜的木质框架,墙体垮塌的牛圈,家徒四壁的屋子,和角落处已经霉烂的半截柱子……这就是他的家。

  他一边笑呵呵地招呼着庞启渊,一边将墙上挂了许久的半袋米取下来,随后又拖着佝偻的身躯张罗着抓鸡,准备做一顿丰盛的午餐,俨然一副过大年的架势。

  “这米来得太金贵了啊!我吃不下。”陈启渊坚决不肯吃,啃了几口随身带的干粮填饱肚子。

  经走访,陈启渊了解到,刘尚国患有多年的腰椎疾病,平时只靠去痛片缓解疼痛。“对当地人来说,治病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往往难以承担高昂的手术费用,只能死扛。”陈启渊深叹一口气说,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北坡村有8个社,且相隔甚远,为了方便在崎岖、泥泞的山路顺利行走,节省路上时间,庞启渊买四双胶鞋,一双解放胶鞋、一双作训胶鞋、一双加棉作训胶鞋,为了解决下雨天走路问题,他还买了双水靴。这四双鞋陪伴他度过春夏秋冬,历经寒风斜雨,走遍北坡村的每个角落。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村民们逐渐信任他、亲近他,他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胶鞋书记”。

  补贴修路齐上阵,穷山村正华丽转身

  因为当地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为了更好地谋生,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了,到广东、河南灵宝、陕西潼关等地的矿井、工地等做些体力活。


庞启渊(左一)走访村民。本人供图

  “太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北坡村成了空心村,这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庞启渊的语气里有一丝无奈,他顿了顿说:“不过,为了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营生,我们已经启动了各种补贴政策。”

  笋竹栽植补贴,贫困户产业发展专项补贴,婚房建造补贴,搬迁补贴,生猪、山羊、山地鸡、黄牛、土洋参等产业奖励等等,这些补贴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北坡村村民主动脱贫的积极性,2016年,绝大部分村民扩大了种养殖规模。

  “除了笋竹和毛猪,我光土鸡就已经喂了100多只,还有几窝小鸡就要出壳了,防疫也已经做好了。”贫困户谭发礼就是重多受益者之一。

  除了发展农副产业,修建公路,也成为北坡村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庞启渊刚到北坡村时,只有1社和3社之间通有公路,而由5、6、7、8社组成的老柏树地区,交通尤其不便,最远的住户距离公路有8公里多。

  “近一半的路是在悬崖上开凿而成,并且有大量半隧道和一个山洪冲击点,至今已有7人坠崖死亡。”崎岖的山崖路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不能通车,农林产品的运出和生产生活物资的运入只能靠骡子,但是每200斤60元的运输费对很多村民来说还是承担不起,而且,交通不便还给村民带来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困扰。

  “路通了,思想也就通了,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庞启渊的不断争取下,村子已经申请到公路建设资金,目前公路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当中,预计2017年底完成。

  一年多来,庞启渊为了老百姓的事尽心尽力,跑前跑后,老百姓也不把他当外人,遇到难处就主动向他寻求帮助,逢年过节也都惦记着他。

  对北坡村的事,庞启渊如数家珍,可是,对于自己家里的事,他的心中却抱有一丝是遗憾和惭愧。

  2016上半年,庞启渊家里装修房子,三个月间,他只看了两次,买材料、找水电工、室内规划……都是妻子一人在操劳。

  “今天听妈妈说你成绩不好,爸爸心里很难过。”2017年1月6日,庞启渊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原来,正在上三年级的儿子成绩下滑得很厉害,“你不是说,结婚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包了么?”妻子伤心地抱怨道。

  庞启渊以前是一名教师,可是现在自己孩子的学习却出了问题,对此,他承认自己确实对孩子的关心越来越少,可是身上寄托着一个村子几百口人的信任与幸福,他不得不暂时减少对家庭的照顾。

  “为政者,当以清明廉洁为志;为业者,皆以奋进图强为本。”在这篇《城口红军赋》中,庞启渊写下了心中的坚守与担当。(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

责任编辑:姜宁(实习)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