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华龙一号”研发设计青年团队:自主创新科技报国 走出国门彰显中国力量

发稿时间:2016-09-02 08: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华龙一号”创新 彰显中国力量。视频剪辑 樊东林

  “华龙一号”设计管理团队合影。团队供图

  这是一个工作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却在行业之外很少被人知晓的团队,名为“华龙一号”研发设计青年团队,他们是第二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之一。“华龙一号”(HPR1000)核电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品牌。

  正如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助理、“华龙一号”首堆工程设计经理宋代勇所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电品牌是几代核工业人的梦想,作为年轻的核工业人,我们能够投身于‘华龙一号’的研发设计,很幸运,更是一种挑战。”正是凭借这股来源于心底的报国热情和不畏挑战的拼搏精神,“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肩扛科技报国的灿烂旗帜,承载十三亿人的中国梦,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力量。

  自主创新 科技疆场报效祖国

  为实现我国核电自主化,建设核电强国,中核集团组建了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多家科研设计单位参与的“华龙一号”科研设计团队。从1999年7月开始,从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CNP1000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型号CP1000,再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品牌ACP1000。直至2014年8月,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经过技术融合,“华龙一号”融合方案成型,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于2015年5月7日开工。

  能源、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曾表示:“中核集团愿与世界各国在核电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核燃料供应,燃料循环及国际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提供安全清洁、客户满意的本土化能源解决方案,共同推进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造福人类社会。”?

  华龙团队在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融合借鉴国际先进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理念,并充分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完成了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研发,形成“华龙一号”自主核电品牌。

  在研发设计中,华龙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设计理念,全面平衡地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较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实现了堆芯熔化概率小于10-6/堆年、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小于10-7/堆年的概率安全目标,技术和安全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国际上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不仅如此,“华龙一号”与核电先进国家相比,具备了很多竞争优势。它采用了渐进式的技术发展路径,在成熟技术基础上集成了众多先进技术特征,在保证成熟可靠性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电厂安全性,平衡了经济性。

  核能不仅是能源的选择,更是一个战略选择。从国家政治、外交的角度考虑,核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华龙一号”是中国外交的“新名片”,带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及相关服务“走出去”,是背后的设计研发团队不断致力于自主研发,在科技创新的疆场上报效祖国。

  奋斗路上 激情洋溢玉汝于成

  “华龙一号”团队在工作中。团队供图

  “‘华龙一号’的研发过程就像一本故事书,我们作为故事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说。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守护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与困难,我们都绝不会放弃。”总人数998人,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团队,每一位核工业人在奋斗路上都有着自己的青春故事。

  “华龙一号”的研发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每一次的型号变化,对研发设计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坎。“迷茫过,纠结过,但大家都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信念,也就一次次迈了过去。”宋代勇说,华龙走到今天,“水”到渠成,有汗水也有泪水。

  “老一辈的核电人,经历了核电事业非常长的低谷期,但依旧坚持了下来。那代人的身上普遍有一种对事业‘从一而终’的忠贞和坚韧。”华龙团队成员吴宇翔讲起自己的从业经历,他回忆道:“入职不到一年就发生了福岛事故,后来的待遇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一些年轻人难免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

  2011年,当CP1000研发完成,已具备开工条件,即将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的时候,发生了福岛核事故。核事故之后,国家核安全局对于核电站设计中的安全概率分析(PSA)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国际上都是前沿性的想法。华龙团队开始了新的摸索和前进。“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说:“福岛事故对于我国核电的发展只有短期的影响,长远来看,我国还是要大力发展核电的。”话虽然普通,透露出的淡然却反映着老一辈核电人对于事业的坚持和执着,照亮了迷茫中的年轻人前方的路。

  无基础、资料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团队开始了双层安全壳抵御大飞机撞击的课题研究。“虽然国家核安全法规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因为这是三代核电站必须具备的特征,所以,我们也就理所当然地‘必须’开展。”刘昌文说。“现在回过头看看,我们做的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值得我们一生骄傲。”

  年轻的团队总是富有激情,而说起团队精神,“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说:“我觉得我们整个团队内心里都有那么一团火。我觉得这个‘火’是一种超越自我、追求至善的内在特质。”这团“火”,是在大家委屈和迷茫时的动力,能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燃起团队成员心中的斗志,是这份对核电事业的热爱,让他们在奋斗路上玉汝于成。

  任重道远 走出国门彰显中国力量

  “华龙一号”走出国门,国家能源局同阿根廷签署协议。团队供图

  核工业六十年励精图治,“华龙一号”十年磨一剑。华龙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跨越重重挑战,在艰苦卓越的探索中实现了几代核电人的梦。从“拼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带着几代人的梦想,他们助推“华龙一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其成为我国继高铁之后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实现了我国由核大国走向核强国的梦想。

  2015年2月4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克里斯蒂娜总统的见证下,国家能源局与阿根廷计划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华龙一号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2015年8月20日,实现了首台海外“华龙一号”的开工。2015年11月15日,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正式签署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标志着“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落地阿根廷。

  2015年10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针对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签订《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2016年3月30日,中广核集团与捷克能源集团在布拉格签署了《关于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全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该合作备忘录明确了中广核与捷克能源集团未来在核能领域合作的范围,包括核电站的采购、建造、调试、运行和维护、大修和改造、核燃料循环等领域的信息及经验互换等。此外,我国还与苏丹、巴西、埃及、加纳、马来西亚等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同巴基斯坦签署协议。团队供图

  “华龙一号”的出口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出口一台核电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单台机组投资约300亿元,考虑到天然铀、核燃料、运维、退役等全产业链的贡献,单台机组全寿期直接带动约1000亿元。

  华龙一号还带动了中核集团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中东腹地的核能合作,并与埃及、沙特、伊朗等多个国家取得了核能市场开发的重要进展。在俄罗斯,核电、核燃料、快堆等多个领域正在展开积极合作。在“一带一路”欧洲端的终点英国,中核集团也参与了华龙一号核能项目的开发。

  2015年6月15日,对“华龙一号”团队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李克强总理视察中核工程公司时说道:“‘华龙’为我‘撑腰’,我要去国际上为‘华龙’扬名。”这是对每一位核电人的肯定,让他们欢欣鼓舞。

  就像在青年五四奖章优秀代表座谈会上李源潮主席讲到那样:“与祖国同进步,梦想就有广阔的空间,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人生就有出彩的机会。”“华龙一号”团队时刻牢记担当国家“走出去”战略重任的精神,十几年来,孜孜以求,激情逐梦。他们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核电人的梦想,更是十三亿人的中国梦。他们将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永不止步,挥洒激昂的青春热血,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彰显中国力量。(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思怡)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