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畅:科研人遇上大舞台。视频剪辑 付一鸣
“科研是我的事业,一天不做就感觉少点什么。”不久前获得2016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刘永畅这样对记者说。
作为南开大学唯一一名获奖者,在刘永畅的简历上,能看到他发表过的很多学术论文。这许多成绩,会让没见过他的人以为他是一名“老学究”。但实际上,刘永畅今年不过26岁,是一名90后“学霸”。
刘永畅毕业照。本人供图
“1.01的365次方是很大的”
面对镜头的时候,刘永畅有些紧张。当被问到专业问题,他变得侃侃而谈,如鱼得水。
“纳米锡材料非常小,仅有一到两个纳米。它可以与电池中的电解液充分接触,把纳米锡镶嵌在多孔碳中可以给离子提供丰富的传输通道,也能保证结构稳定。这样电池的充放电能力就会提高,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充满电。循环寿命也会比较长。”刘永畅说。
多孔微纳材料是刘永畅的主要研究方向,换句话说,刘永畅的研究就是为了怎样让电池更好用、更耐用。
据刘永畅介绍,在大型的储能中,例如现在很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它所需要的电池不是一块两块就能解决的。再比如智能电网,同样需要大规模的储能。钠离子电池由于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储能比较好的电池体系,“我认为,未来的五到十年,钠离子电池会和锂离子电池一样实现商业化生产。”
在北京交通大学读本科期间,刘永畅的专业是材料化学。毕业时他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保送到南开大学继续读研。研究生二年级时,刘永畅第一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是在英国皇家化学会的一个期刊上发表的,属于相对普通的文章。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就想着得完成学业,起码可以顺利毕业。”
就是这篇“普通”的文章,让刘永畅走上了科研的道路。“文章发表以后,很多同行都去看甚至引用,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直到现在,刘永畅仍然感激那篇论文,正是因为它带来的成就感才让自己慢慢培养起对科研的兴趣。
第一篇文章发表以后,导师对刘永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能继续提高科研的难度。
在他所发表的论文成果中,刘永畅对其中的一项比较满意。“最满意的是博士二年级时发表的论文。第一次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文章,这项成果自己在导师的指引下研究了一年多。”据刘永畅介绍,这篇论文发表在德国的《先进材料》上,这是材料界内一本权威的学术期刊。
和很多科研人不一样的是,刘永畅一开始对这条路没有很大的兴趣。本科学习材料专业也只是觉得化学很有趣,想延续一下高中时候的兴趣爱好。
到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始发表一些小文章,成就感让他慢慢对科研产生了兴趣。“通过慢慢的积累,投入的越多,兴趣就越大。”刘永畅说,“要做很多的实验,大部分都是失败的。失败以后就会想方设法,因为人都有求知欲。失败以后就会想办法怎样把事情做成功,自己的兴趣就是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刘永畅从导师那里学到过一个很精彩的比喻:“将一个人比做一个数字1,每天进步很小,只进步0.01。但是一年以后就是1.01的365次方,这个数字是很大的。如果每天原地不动的话,1的365次方还是1。坚持平常心,把科研当作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去坚持就可以了。”
刘永畅在做实验。本人供图
“闷”与“动”结合体 科研人遇上了大舞台
“搞学术要‘闷’一点,要能静下心来,不能特别浮躁。静下心来才有可能琢磨出其中的道理,思路才能完全钻进去(研究)。但是生活还是要有的,必备的社交活动,比如体育、文艺活动等,(这些)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科研的效率。这是相辅相成的。该认真就认真,该活泼就活泼。”刘永畅告诉记者。
刘永畅自己就是“闷”和“动”的结合体。大多数实验得到的都是比较枯燥的结果。打球、唱歌都是他的强项,“去别的赛场上竞争一下。科研失意了,可能这边赛场上就会得意。”
这次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完全不在刘永畅的想象范围之内。“自己就是很普通的人,可能运气稍微好一点。”刘永畅觉得自己没有明显的天赋,都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来。
刘永畅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以后,到了北京科技大学担任讲师。离开学校,刘永畅也感到了压力:“以前都是导师带着你,告诉你需要怎么做。现在刚刚开始独立工作,自己未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任重道远。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下来,起码自己要问心无愧。”
作为一名科研人,刘永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总书记所说的:“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就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是更多的机遇,也是挑战。”刘永畅说,“国家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科研人员的待遇、国家创造的科研平台不比国外差。整个大环境是非常好的,只要大家想干,一定有非常好的平台让大家去发挥。”
刘永畅将在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上发言,作为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科研人”,他特别想将自己在学校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想把学生生涯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比如怎样培养兴趣、形成责任,怎样提高效率。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尽快适应科研道路。也希望大家将科研当做事业,坚定走这条路的决心,虽然苦却也乐在其中。” (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