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项目经理孙传程: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品质”

发稿时间:2016-07-18 10: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孙传程:在莫斯科唤醒中国故事。视频剪辑:綦志鹏(实习)

  

中共六大会址修复项目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本人供图

  从莫斯科市中心向近郊的“五一村”驱车行驶40公里,如果能顺利找到“公园街18号”,你多半会生发出一些感慨--在这幢原本残破不堪、如今却熠熠生辉的三层红砖建筑上,“中国建筑”也许是这个有着约7000人的行政大村里唯一的中文字样。

  而它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得更远: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位于莫斯科市中心40公里的五一村秘密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中国境外召开的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87年后,在中建一局工作了23年的老员工孙传程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带领一个团队远赴此地,参与修复中共六大会址这座建筑面积只有1800平方米,却极具政治影响力的建筑。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成为“一带一路”的“中国名片”,更是中俄两国友谊的历史见证。

  2016年7月4日,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建成开馆。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开馆致贺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出席开馆仪式。

  刘延东在开馆仪式上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官庆说:“你们做的很好,我非常满意!”这不仅是对中国建筑的肯定,也是给孙传程和他的团队最大的肯定。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中俄两国友谊的历史见证

  中共六大会址(莫斯科市五一村花园街18号)原为俄贵族庄园主楼,建于1827年,俄十月革命后改为集体农庄宿舍。1960年主楼与所在庄园被列为俄罗斯联邦级文化遗产。2009年至2010年,主楼多次发生火灾,损毁严重,成为一片废墟。

 

修复前的中共六大会址遗址。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0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与时任总理的普京就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达成重要共识。2013年3月习近平出席了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启动仪式,正式启动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六大”会址修复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与普京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会谈中,多次推动六大会址修复工程。刘延东副总理亲自关心中共六大会址的修复工作,多次与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进行磋商,推动修复工作进程。

  在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等领导的亲切关怀下,2015年9月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正式开工,12月底实现了工程主体结构封顶,2016年6月20日竣工并顺利通过中俄联合竣工验收。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是中俄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成果,传承和发扬了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世代友好。

  293天--以俄罗斯古建修复第一速度创造工程建造奇迹

2016年6月20日,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竣工。本人供图

  2014年11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被选为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的履约方,具体承担中共六大会址工程修复任务的是新中国第一支“建筑国家队”--中建一局。中建一局63年来始终坚守“工匠精神”,并在2016年荣获了中国政府颁发的质量最高奖--中国质量奖。而孙传程成为该项目的“领头人”。因为项目的特殊性,中建一局为项目组建了强有力的党支部,6名党员中,3名来自国内,3名常驻海外,还配备了在俄罗斯工作多年的副书记。孙传程带领团队把“工匠精神”贯穿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运用先进的建筑BIM技术与俄罗斯传统手工工艺相结合,只用293天就完成了中共六大会址全部修复任务,精准复原了中共六大会址这座180多年历史的古建,比计划提前10天竣工,创造了俄罗斯古建修复的“第一速度”。“красота!(真漂亮!)”这是孙传程听到最多的赞美声。中国文化部领导评价,该工程进度创造了奇迹。莫斯科市文物局局长阿列克谢·叶梅利亚诺夫说:“像这样复杂的修复工程,在2018年甚至2019年完成是符合常规的,感谢你们对工程顺利竣工所做的艰苦努力!”

  16度暖棚--挑战零下30度冬施

  “这是我们为工程搭建的绿色暖棚。”说起项目的亮点,孙传程一定会向大家展示他和团队打造的绿色暖棚,也会回忆起莫斯科零下30度的冬天。

 

孙传程在施工现场与外籍分包在一起。本人供图

  “2015年11月,当我们拿到开工令正式施工时,已经进入了莫斯科的冬季,不适宜古建修复施工。”但此时,离确定的竣工目标已不到8个月!怎么办?

  中共六大项目党支部立刻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攻关小组,孙传程和他的项目管理团队在研究了当地的冬天施工方案后,结合俄罗斯联邦大厦、圣彼得堡涅瓦商业中心冬施成功的案例,项目部研究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对抗莫斯科寒冷的天气。

  孙传程和他的团队利用外脚手架和保温棉帘在建筑物的外面搭设了一个全封闭的预热暖棚,远远望去,好似围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项目部找来了4台大功率的加热器,通过外接波纹管向大棚内输送暖风,通过测量,大棚内的温度可以达到摄氏零上16度左右,这样就可以无阻力地进行冬季施工了。同时,这种方法还具有升温速度快、热效率高、养护温度控制精准、污染小、绿色环保等优势,当地政府惊呼:“中国建筑在莫斯科搭建了一座绿色空间。”

  全生命周期服务--不分甲方乙方,唯有中方

  工程建设过程中,孙传程带领团队为甲方--中国文化部海外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贴心服务,甲方在给项目团队的慰问函中写道:“贵公司主动配合我们进行手续办理、文书翻译、法律咨询等工作,共同协调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监督等工作,在方案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中不分甲方乙方,唯有中方,展现了中建人的良好素质……”工程的高品质管理赢得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等领导以及俄罗斯顶级古建修复设计院中央科学修复设计院专家的一致点赞。

  “小联合国项目部”--海外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

  中共六大项目虽然建筑面积不大,分包人数最多也不超过150余人,但是这150多人却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大大小小的7个国家和地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队伍中不同的生活、工作习惯和态度。怎么样才能求同存异,让大家更有凝聚力的做事情?面对这个问题,孙传程自有妙招。

  “刚开始的时候,项目部的一些年轻人习惯用国内管理劳务分包的方法管理外籍分包,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长此以往,怕是会影响工作效率。”为了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每逢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孙传程都会把所有员工聚集到一起,采用“中外员工共庆”的方式互融互通消除中外员工之间的隔阂。

  中共六大项目BIM工程师安津东对此感受颇深。安津东的爱人张雅慧在德国慕尼黑总领馆项目工作,而他们2岁的孩子至今还留在国内,一家三口在三个国家很难相聚。今年春节,党支部把张雅慧请到莫斯科来与安津东团聚,并得到中建一局工会主席的慰问。小伙子说这是他在工地上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领导的慰问、爱人的到来,让自己成为项目”最有面儿“的男人!

  今年2月23日是俄罗斯法定的”男人节“,孙传程带领党支部组织邀请外籍分包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外籍员工真切感受到,为中国建筑工作有面儿、自豪、受尊重!

  ”孙传程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俄籍机电工程师谢尔盖这样评价孙传程,这种高情商不但体现在他善于通过”软“实力凝心聚力,更表现在对外籍劳务队伍的管理与尊重。

  身在海外,员工很容易受各种思潮影响,容易产生波动。如何能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更入脑入心、更大地发挥价值和作用?孙传程说:”生活不止工程,还有诗和远方!我们可以用微信和诗歌做好大家的思想政治工作!“

  尽管远在海外,但党支部的建设一点儿都没有放松。2015年中建一局党委书记罗世威专程从北京赶赴莫斯科为项目部讲了一堂”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激励项目全体做”一带一路“上的创业先锋,以”严“的精神和”实“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意志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拼劲,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孙传程和党员们通过”互联网+“方式,按时参加上级党组织的学习,在”六大微信群“、”海外职工之家微信群“沟通交流、学习”先锋微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家在中共六大会议室开展学习讨论、举办主题党日、听党课……

  2016年6月18日--88年前中共六大召开的日子,同一天、同一个地方,孙传程和同事们重温入党誓词。孙传程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以信仰、使命、担当,用行动兑现了对党和国家、对中国建筑的承诺!中共六大会址这座用”工匠精神“打造的工程,必将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见证,必将成为”一带一路“的经典、必将成为”中国品质“在海外的靓丽名片!(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责任编辑:王冬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