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在比赛中突破技术难点,在交流中碰撞创新思路
赛场内外,360名班组长这样精进技能

发稿时间:2025-11-18 10:06:00 来源: 《工人日报》

  嘈杂环境中,团队协作传递信息,减少安全隐患;生产车间里,选手一丝不苟地勘查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比赛间隙,选手们的技术交流如火如荼地进行……近日,2025年“中国铜业杯”有色金属行业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在河南洛阳举行,来自全国56家单位72支队伍的360名选手,在这场行业班组长最高级别竞赛中展现风采、锤炼技能。

  为培养有色金属行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打造了行业班组长综合技能竞赛这一平台。历经9年深耕,赛事已从单纯的技能比拼,发展成为推动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重要引擎。

  实战沙场见真章

  在竞赛现场,各个赛区都洋溢着紧张而热烈的氛围。

  “安全风险管控—安防措施识别与数字化升级”赛项选在机器轰鸣噪声嘈杂的车间进行,营造出贴近生产实景的复杂环境。车间内金属撞击与设备运转声交织,思茅山水队的5名队员迅速进入状态。队长驻指挥区研判环境,信息员戴隔音耳罩取安全管理信息卡,40秒内提取核心信息后,用标准化肢体语言传递给两名传达员。传达员在白板上绘制现场简图标注风险点,队长以手势调整标识顺序,全程零语言交流,氛围紧张有序。

  在“生产质量管控—质量影响因素排查与控制”现场勘查赛区,来自金鼎锌业的选手们一进入现场,便迅速进入勘查状态,没有人急于动手,而是先沿着生产动线缓慢行走,目光细致地扫过每一个环节,专注捕捉可能影响成品质量的细微问题。

  “报告队长!悬浮铜屑、粉尘、油污影响产品精度纯度,导致质量偏差!”“地面铜屑、油污若进入送料系统,易卡滞设备,存在生产中断风险!”排查中,汇报声此起彼伏,每一条发现都精准指向影响质量与生产的核心问题,现场研判节奏紧凑高效。

  从首届的简单操作考核,到如今涵盖智能决策、精益管理、风险管控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竞赛内容与产业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同频。

  “不亏!”在赛后复盘时,思茅山水队队员表示,“练习的安全要点、配合节奏,回去都能用到日常工作中。”

  技术交流启新思

  “刚才您提到的降本增效思路,对我很有启发,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深入探讨?”在候考区、大巴车上,随处可见选手们热烈交流的场景。这种跨企业、跨年龄的技术交流,正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协同互助”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思想的火花,更在技术交流点评环节热烈迸发。裁判代表围绕5个实操赛项,逐一展开专业点评,既肯定各参赛队的亮点,也客观指出过程中可优化的细节,为选手提供了清晰的改进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2025年“中国铜业杯”海外企业属地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同步举行,来自8个国家10家单位11支队伍的近60名海外企业属地班组长展现了管理能力与实战技能。

  据了解,该赛事已连续举办三届。这种跨国别的技术交流、文化交融,不仅增进了相互理解,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经验。

  竞赛期间,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中外选手交流环节,组织海外班组长现场观摩了国内班组长的技能竞赛。海外选手纷纷表示,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启发,增强了赛场内外的交流互鉴。

  薪火相传向未来

  颁奖典礼上,奖牌在聚光灯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与获奖者们激动自豪的笑容交相辉映。但这场竞赛的价值,不止于台上的荣誉加冕——那些藏在实操里的技术突破、交流中碰撞的创新思路,才是更珍贵的收获。

  “通过比赛,我看到了自己的短板,也更清楚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回去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班组的每一位成员,共同进步,明年继续参赛。”来自洛阳铜加工的李绍文道出了许多参赛者共同的心声。

  今年8月,《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明确要求培育一批高水平技术、技能、管理人才。新时期的班组长,既要精通绿色低碳冶炼、数智化生产等硬核技术,也要具备资源协同、团队管理、风险管控等关键软实力。

  竞赛落幕,来自天南海北的班组长化作一颗颗坚韧强劲的“合金晶粒”,带着赛场淬炼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思路回到各自岗位,投身工作、传授经验,推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