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窗口写青春,争做最美‘小梧桐’!”今年是“小梧桐”这个志愿服务品牌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携手同行的第12个年头。“小梧桐”继续践行“尽己所能,乐于奉献,坚守岗位,服务大会”的青春誓言,以热忱之心、专业之姿,续写水乡与青春的温暖故事。
浙江理工大学学生陈伟欣是本次乌镇峰会道路引导组的一名“小梧桐”。因为参加过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他更懂得“奉献”二字的重量。此次乌镇峰会,他希望把“小我”融入峰会服务的“大我”中,和其他“小梧桐”一起以真诚赢得信任,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合作中凝聚力量,以服务彰显风采,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眼中的光、脚下的路、心中的担当。
从11月1日入驻乌镇,陈伟欣和今年新一批“小梧桐”就已开始马不停蹄地培训。为了成为“问不倒”的“活地图”和“答得好”的“会务通”,他们日行3万步,晚上也在相互提问,巩固记忆。在“乌镇时间”,他们将为中外来宾提供会务活动、语言翻译、礼宾接待、道路引导、抵离迎送等服务。
嘉兴南湖学院学生车如晨是第二次参与乌镇峰会志愿服务。她在背包里放了3张“同频的名片”:印着“三塔夕照”的文化手卡,梳理“红船与互联网”的问答清单和刻着南湖学院校训的初心名片。车如晨说,作为红船旁的学子,红船精神教她的担当,与“小梧桐”的奉献正悄然共振。
志愿服务是共青团为党育人的重要载体,更为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近3年来,从杭州亚(残)运会到世界浙商大会,从良渚论坛到杭州马拉松,团浙江省委累计组织6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各类重要赛会,淬炼了“窗口青年”的硬核担当。
据了解,本届峰会共有909名“小梧桐”,他们来自21所高校,规模为近5年之最。其中,中共党员有152人,共青团员607人,05后成“小梧桐”的主力军,占比约62%。为了强化组织保障,团浙江省委专门在志愿者队伍中成立临时党、团组织,引导全体志愿者在服务峰会中锤炼政治品格,展现青年担当。同时,将优化“志愿者之家”建设,在暖心保障的同时,开展“最美团队”“志愿先锋岗”评选和“青春思享会”等品牌活动,让服务过程成为生动的育人实践,展现浙江青年挺膺担当的昂扬风貌。
丛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11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