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们及时营救,我们差点就没命了!”近日,新疆和田军分区空喀山口边防连指导员杨勇接到地方施工人员祝伟杰的电话,表达对部队深深的谢意。一时间,那晚的救援经历再一次浮现在杨勇眼前。
“你们抓紧时间派人前往舒木野营地附近地域,营救被困的3名地方人员……”不久前的一天午夜时分,杨勇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火速赶往事发地实施救援。
舒木野营地位处喀喇昆仑高原腹地,最高处海拔5600多米,常年冰雪覆盖,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方圆百里内杳无人烟。3名地方施工人员搭乘的1辆皮卡车因雨雪天气,不慎陷入1米多深的泥坑中进退两难。
夜间的舒木野营地狂风怒吼,气温骤降至零下40多摄氏度。被困人员携带的干粮已经吃完,皮卡车因试图冲出泥沼油量所剩无几。加之,营地附近地域野狼时常出没,危机四伏。祝伟杰是被困人员之一,他很快意识到,这样下去他们要么被冻死,要么会被野狼分食,瞬间一股“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感浮上心头。
“找部队!给部队打电话!”突然,祝伟杰想起官兵时常对他们说的话:“有困难就找解放军!”安顿好其他人员后,祝伟杰便徒步向邻近的信号塔前进。1个小时后,他在附近有信号的地域,激动地按下他手机上保存的部队救援电话。
部队接到电话后,立即向上级报告。经批准,由邻近的空喀山口边防连前出救援。
深秋的喀喇昆仑高原风雪交加,前进途中刮起了“白毛风”,给救援增加了难度,救援队伍边清雪边缓慢前进,60多公里的道路,他们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次日凌晨两点左右,救援队终于抵达事发地。官兵们发现,3名被困群众正瘫坐在后座上,脸色苍白、嘴唇乌紫,呼吸急促、四肢微微发抖。其中1名被困人员,不时口吐红色的泡沫痰,并伴有轻度的意识模糊,出现言语表述困难等症状。
“不要怕,我们来了!”官兵们一边安抚被困群众,一边将其搀扶至军车中。连队卫生员王存先立即让3名高反人员服下高原药品,为他们补充高浓度氧气,而后为他们检查身体。其他官兵则纷纷拿起铁锹,配合机械设备营救被困车辆。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灯光照亮了雪山,发动机轰鸣声、铁锹碰撞碎石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经过1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官兵们协力配合救援车辆将皮卡车拖出泥坑。大家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乘车顶着风雪向连队驶去。途中,3名被困群众在王存先的陪护照料下逐渐好转。
夜色如墨,车外寒风刺骨,车内温暖如春。被困群众眼含热泪,紧紧握着官兵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把我们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回来……”
危急时刻出手相救,彰显军人为民本色。据悉,今年以来,该部所属边防连已在防区救助遇险群众3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杨满库 张志杰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09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