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群纵深前突、步兵班火力掩护、工兵小组爆破除障……近日,皖东腹地,第71集团军某旅一场合成营战术演练激战正酣。担负主攻任务的“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在工兵分队掩护下,采取多路攻击、分割围歼的战术,对蓝军发起猛烈进攻,圆满完成任务。
“官兵英勇顽强、敢打敢冲,这与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红色基因密不可分。”走下演训场,连长常帆指着阵地上飘扬的连旗说,这面旗帜承载着连队八十八载的光荣与梦想,也见证着一代代官兵用热血书写的忠诚。
烽火岁月铸就威名
在该连荣誉室内,这面弹痕累累却依旧熠熠生辉的战旗,仿佛无声地诉说着这支英雄连队的铁血荣光。旗帜上“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12个金色大字,历经烽火洗礼依然遒劲有力,那是连队官兵用鲜血与忠诚书写的荣誉,更是一段段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时间的指针拨回1937年9月,连队前身工人武装自卫队二大队四中队在山西太原组建。建连以来,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大小战役战斗200余次,以善打大仗、恶仗、硬仗著称,在我军战争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1938年严村战斗中,面对兵力数十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全连官兵不惧强敌,依托有利地形誓死阻击:子弹打完了,就持刺刀、挥大刀与敌展开白刃战;工事被毁,就利用弹坑、山石继续坚守。关键时刻,连长带头组成党员突击队,在冲锋号声中率先杀入敌阵,指导员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官兵人人看齐追随,以血肉之躯顶住敌军在飞机火炮支援下的轮番猛攻。最终,连队以区区一个中队兵力顶住2000余名日军持续一整天疯狂进攻,并毙伤敌数百人,创造了抗战初期防御作战的奇迹。
1943年9月,日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保德、兴县、临县地区进行秋季“扫荡”,晋绥军区直辖第21团4连的官兵们随团开赴前线,以伏击、袭击、包围等游击战术对敌实施抗击。遭到我方打击后的日寇向康宁镇方向撤退,不料又于大小善畔遭我军伏击多次冲击,并被打退。
损失惨重的日寇突围南逃,沿途被我军追击埋伏包围于花子村,日军派5架飞机实施轰炸增援,连队官兵英勇无畏、坚持进攻,敌伤亡过半。长达7个昼夜的鏖战中,全连共歼敌军700余人并缴获其随身携带的枪支700余支、子弹3万余发,创造了用步枪歼灭陆、空军配合之敌的战例。
1944年,晋绥军区发起秋季攻势。连队一马当先,冒枪林弹雨、连续作战,拔据点、歼守敌、夺要地,势如破竹。在关键攻坚战中,官兵前赴后继、奋勇突击。三班班长带领战士迂回敌后,切断敌军退路;爆破组在火力掩护下连续炸毁敌军3个碉堡;突击队趁势突入敌阵地,与守军展开白刃战,一鼓作气连克日伪军十几处据点,并协同主力攻占晋中战略要地。同年,因战斗作风顽强、战绩卓著,连队被晋绥军区授予“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荣誉称号。
一路高擎战旗,一路荣光永续。88年来,连队一代代官兵早已将“忠诚于党、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连魂铭记于心、付诸于行,先后涌现出“大功功臣”傅全有、“战斗英雄”李建元、“特等战斗英雄”荣学礼等一大批英模人物。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替连队争先、为连旗争光,是这个英雄连队官兵刻进骨子里的信念:每逢遇到比武竞赛、演训任务、课题攻关,官兵们闻战则喜、奋勇争先。
去年,该连下士李仁杰被抽组参加第五届冬季世界军人运动会集训。临行前他说:“我也要像前辈一样,为连旗增光添彩、再续荣光。”
“绝不能让别人说英雄连队的兵不行!”抱着必胜的信念,他最终在15个国家81名运动员中“杀出重围”,成功闯入半决赛,取得我军在该赛事近15年以来攀岩难度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
奋斗的力量源自血脉的传承。近年来,连队每逢新兵下连、官兵调入都会举行入连仪式,学连史、唱连歌;大项任务前组织集体宣誓,载誉归来开展报告仪式,向先辈汇报喜讯,为先进个人戴红花、挂奖章。
2020年7月,连队接到开赴安徽安庆抗洪抢险一线的命令,但定谁留守却让时任连长曹进国犯了难。
下士王剑锋有腰伤,本考虑让他留守,但他多次找到曹进国,软磨硬泡想要参加;排长罗勇正在休假,得知消息后当即买了最近一班列车提前归队;退伍老兵王保勇、刘云昭等10人看到新闻,主动写下请战书请求参加,并自购物资星夜奔赴灾区。
“我们连队的官兵就是这样,不管在哪儿,遇到任务想到的只有往前冲。”曹进国感慨,面对四面环江、管涌险情频发的孤岛,连队喊出“让老乡撤出来,我们来守岛”的誓言,仅用1天,便修筑起2.5米深、2.5米宽的围堰400余米,堵塞高危管涌10余处。
“任务面前我先上,攻坚克难看我的。”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岁月,从血战强敌到守护人民,在关键时刻、在危难关头,一代代“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的官兵在战旗的指引下,正不断为连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攻坚克难矢志打赢
迎着改革强军的浪潮,连队官兵更是充分传承发扬“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精神,在练兵备战、转型建设中奋勇争先。
转隶移防以来,面对新编制、新装备、新要求,连队全员聚力攻坚。干部骨干成立攻关组,党员模范带头研练,逐项攻克新装备操作、新技能生成、新战法运用等难题。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多项重难点课目训练,实现转型发展“开门红”。
走进连队,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无声诉说着辉煌的历史与传承。时代在变,挑战不断,但对这支有着光辉历史的英雄部队而言,打赢的信心从未改变。
今年年初,旅队首次探索将穿越机训练纳入训练课目。这对于习惯地面冲锋的坦克兵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首次考核,官兵们的成绩并不理想。
“过去,面对强敌,先辈们不怕牺牲、逢敌亮剑。今天,我们更要拿出这种劲头攻坚克难,当好转型先锋。”为此,该连专门成立攻关小组,围绕训练中遇到的盲点、难点展开攻关。没有现成大纲,他们就昼夜钻研,查阅海量资料;缺乏实操经验,他们就泡在训练场,一遍遍实飞摸索,记录分析每一个细微操作……靠着这股狠劲儿、钻劲儿,他们不仅自主编写出通俗实用的《某型穿越机快速入门指南》,更在实践中快速提升:排长黄健峰在集团军无人机集训中名列前茅,全连穿越机训练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国际赛场摘金夺银,重大任务敢打头阵,战斗一线勇猛冲锋……近年来,新的战争模式催生新的训练方式。面对转型之路上的爬坡之艰、涉水之险,连队官兵始终注重赓续优良传统,铆定战位攻坚克难,创新了大量战法训法,多项成果应用于部队实践。
站在新的起点上,“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官兵正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上奋力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蒋雨铖 严子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28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