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通讯员 蒋凯雄 郑志伟)为纪念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电气化铁路全线开通50周年,传承弘扬“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宝成精神,8月8日,中铁电气化局团委在陕西宝鸡举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主题活动。活动特邀三代电气化建设者代表共聚一堂,通过饱含深情的讲述,共同回顾中国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征程,展现宝成精神跨越半世纪的薪火相传。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精神起点历久弥新。作为新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开拓者,第一代电气化人代表,中铁电气化局原副总工程师任双喜、宝成线第三任女工班班长张艳虹回望了宝成线的峥嵘岁月。从打破“蜀道难”天堑,到攀爬冰冷接触网杆的艰苦作业,再到早期关键技术应用,那段岁月生动诠释了“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宝成精神的诞生。这份在极端环境中淬炼的精神,成为事业的宝贵财富。
从追赶到引领,技术飞跃映照精神传承。第二代电气化人代表,中铁电气化局科技部部长赵正路、西安电化公司党委书记冯军锋、工业公司总工程师李增勤,亲历了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他们参与建造京沪高铁等重大工程,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跃升;在核心零部件等“幕后战场”持续攻关,支撑电气化铁路的“钢筋铁骨”。他们在实践中续写宝成精神,将艰苦奋斗转化为技术创新的动力。
从国内到世界,青春担当续写精神光芒。新一代电气化人接过接力棒,在更广阔舞台上展现担当。西安电化公司成渝中线项目经理白小伟在400公里高铁前沿工程中实现建造管理与核心技术的双重突破;中铁电气化局“十大杰出青年”、国际公司安全部长曹檩子走出国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等项目中克服欧洲标准、语言障碍乃至战火威胁,擦亮“中国电气化”品牌;央企青年岗位能手、高铁电气公司安全部长李晓军扎根一线,为研发抵御12级狂风的产品倾注智慧;中国好人、救人英雄、京沪高铁维管公司蚌埠段调度主管廉小创,危急时刻挺身救人,并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电气化人的精神风貌。他们是宝成精神在新时代的鲜活注解。
活动还通过青年宣讲员的讲述,回顾了中铁电气化局67年来在施工建造、工业制造、运营维管等全链条为中国电气化铁路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从宝成线的“第一根接触网杆”到世界领先的400公里高铁,变的是技术与速度,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宝成精神内核。新一代青年建设者纷纷表示,将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让宝成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通讯员 蒋凯雄 郑志伟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2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