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王怀祥以微米级精度守护电厂“心脏”,参与完成多个“世界首台”“全国首创”——
他安装的机组,在7.8级地震中依然平稳供电

发稿时间:2025-08-11 10:10:00 来源: 工人日报

  王怀祥在甘肃电投张掖电厂对内部套安装质量进行验收。中国能建建筑集团供图

  7月30日晚9时50分,甘肃电投张掖电厂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项目施工项目部灯火通明,被称为电厂“心脏”的发电机组正在进行“跳动”前的安装和调试。

  忙了一天的王怀祥,再次来到设在项目现场、以他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这是他当天第3次来这里。更多的时候,他都在两台机组之间奔波。

  “两台机组同时安装,我必须在现场盯着才放心。”作为中国能建建筑集团热动汽机本体班班长,王怀祥越在关键时刻越能冷静处理一切。而对于现场其他人来说,他的到来犹如定海神针,总能让大家于紧张中充满安全感。

  也因为如此,大伙儿称王怀祥为“汽轮机安装大师”。30多年来,王怀祥的足迹遍及20多个省、区、市和海外多个国家,参与安装各类型机组53台,涉及新能源、燃机、光热电站等,总装机容量达1860万千瓦,相当于安徽全省总装机容量的1/6。

  一个改变缩短工期20天

  “6米?好像不对!”一到现场,王怀祥就发现了问题。

  来甘肃的第一周,还在熟悉工地的他立刻察觉到,密封油管道设计中的差压阀信号管安装取点高度有问题。经过计算,他认为11米的高度才能满足现场需要,他立刻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设计院。

  这样的“小插曲”王怀祥已经习以为常,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来甘肃之前,王怀祥心里一直有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汽轮发电机内部密封油管道的冲洗工序,都是安装好外接管道后,再内外部一起冲洗。

  “我早就想改变了。”王怀祥觉得,这种方式工序繁琐、耗时长,影响发电机重要部件密封瓦安装,而且有润滑油渗进发电机内部的安全风险。

  其实,并非没人发现这个问题。只是改变冲洗工序,牵一发而动全身, 意味着整个冲洗流程、配套工具乃至设备系统都需要重新设计和验证。

  不过,王怀祥并没有被麻烦“劝退”。他拿着自己画的工序图,找到了项目总工和技术员。经过论证,大家都认为他的方案可行。

  王怀祥有信心完成这次改变,即便没有现成的工具,他也可以自己制作。毕竟,他发明的隔板洼窝找中心装置、法兰张力面吊具等多个实用小工具,已经在电厂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最终,3号机组管道采用了王怀祥提出的“先冲洗后安装”方式,原本的工期被缩短了20天。王怀祥正准备编撰一份《安装流程工法》,让后来的人少走弯路。

  微米级精度安装电厂“心脏”

  真正让王怀祥声名大振的,是由他安装的土耳其胡鲁特鲁电厂2×660兆瓦机组工程。

  该工程不仅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投产,而且机组汽轮机轴振等主要性能指标创下国际同类型机组的最优纪录。其中,2号汽轮机本体最大振动仅6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一半。

  2023年2月,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多家电厂的电机因损坏严重而停机,而该电厂的机组依然安全稳定运行,为震区救援提供了电力保障,也让“中国建造”在当地家喻户晓。

  消息传回国内,王怀祥十分淡定:“这并不意外,我们安装的所有机组都是按照最高标准。”

  在熟悉王怀祥的同事们看来,他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

  1996年,王怀祥进入当时的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前身),成为一名普通的汽轮机安装工。公司组织的培训,让王怀祥发现了自己对钳工的兴趣。

  “铲刮技术是钳工基本功,别人嫌累嫌烦,我感觉很有意思。”一块铁板器件,王怀祥铲了3天才完成,他觉得有点丢人,没想到师傅陆忠良却夸他干得不错。

  这份鼓励,让他越干越有劲。汽轮机人工研磨费时费力,业内称为“磨瓦”。一次,上夜班的王怀祥一头钻进设备下面“磨瓦”,竟忘了时间,等交接班的同事把他叫出来时,他瞥了一眼窗外才发现,外面居然下起了漫天大雪。

  当得起“大师”的称呼

  汽轮机安装需要精确到毫厘,计算必不可少。很多人只是按照老师傅的口诀去执行,并不懂口诀的意思,王怀祥却琢磨着把口诀变成公式,甚至转化为函数。

  洼窝中心调整是汽轮机本体大修的核心环节,需通过精确测量与调整,确保隔板与汽缸的配合精度。有过一次成功经验的王怀祥原本信心满满,现实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关键时刻,师傅陆忠良点醒了他:“机型虽然相同,但大小不一样,计算时,有没有考虑到增加比例、倍数、配合间隙等方面的细节。”王怀祥重新计算后再次调整安装,终于顺利完成任务。

  这件“失败的往事”后来被王怀祥屡屡提及,为的是提醒自己“追求安装原理没有止境”。

  全球首台66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广州从化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世界首台日处理垃圾量3000吨高参数机组、华润曹妃甸百万千瓦机组项目全国首创五缸六排汽汽轮机机组……王怀祥的职业生涯,伴随着多个“第一”“首次”。

  只有王怀祥自己明白,这些“高光时刻”都是在困难中磨砺出来的。

  一次,某电厂1、2号机组分别出现轴承漏油故障。一时间,所有人都找不到原因。彼时,3号机组安装迫在眉睫,因为担心出现同样的问题,安装工作不得不一再推迟。

  公司紧急安排王怀祥去现场指导。经过仔细观察和大量测量比对,王怀祥最终判断可能是密封槽尺寸不满足要求。然而,轴承制造厂家却坚持认为,密封槽制作没有问题。

  “我可以给你们做个实验看看。”在制造厂家的见证下,王怀祥将一块3毫米厚的钢板垫在轴承座油挡上,随着轴承运转起来,漏油现象戛然而止。此后持续运行了四五天,再无异常情况发生。

  制造厂家心服口服,随后不仅改进了该型号轴承座的设计,还特意给王怀祥送来感谢信。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王怀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回顾守护电厂“心脏”的心路历程,王怀祥笑着说:“一开始别人叫我‘大师’,我还挺不好意思。我想,我得努力当得起一声‘大师’的称呼啊。”

  说完,“王大师”又不好意思地笑了。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