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帕米尔高原的星光

发稿时间:2025-08-07 10:2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长城守护着祖国的心脏,我们守护着祖国的边疆。”7月底,来自祖国西部边陲——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的16名学生,在6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老师的陪同下,赴北京参加了研学活动。

  这所被群山环抱的小学在帕米尔高原上,距离中吉边境线仅47公里。冬季寒风凛冽,夏季烈日灼人,但在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地上,一支年轻的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用爱与坚守点亮了知识的星光,让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

  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由共青团中央推荐的“新疆阿图什市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获评“最美志愿者”。

  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由23名队员组成,平均年龄仅24岁,“我们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将带给西部边疆的孩子更多希望和可能。”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鹏飞表示。

  2022年8月,谢依特小学被确定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试点学校。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翻过天山、穿过沙漠戈壁,经过三天两夜的辗转跋涉,终于抵达哈拉峻乡。志愿者冉雪群至今清晰记得初见谢依特小学时的震撼场景:几排低矮的平房围成一个简陋的院落,斑驳的墙面上用柯尔克孜语和汉语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室内,二十几张课桌椅已磨损得难以辨认原有颜色;整个学校只有几台多媒体设备。

  “当时正值开学季,但很多孩子都没来报到。”冉雪群回忆说,“看着学生们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我被深深触动,这里的孩子,眼里有星星,让我们下定决心留下来。”

  在这里,许多家庭世代以放牧为生。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哈拉峻乡98%的居民是柯尔克孜族,很多孩子入学前几乎没接触过汉语。语言关成为支教队面临的第一道难关。第一节语文课上,当冉雪群用普通话提问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的眼神一片茫然。

  那段时间,服务队队员围坐一起,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才能与孩子们进行顺畅的交流。

  志愿者开始尝试各种方法:他们把汉字卡片贴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自创“手势教学法”,用夸张的肢体动作配合语言教学;在课间玩“你画我猜”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

  来自山西的志愿者闫泽峰别出心裁地发明了“情景剧场”。他带着孩子们把课文改编成小话剧,从《小马过河》到《乌鸦喝水》,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表演中变得鲜活起来。“刚开始孩子们都很害羞,现在都抢着要角色!”闫泽峰笑着说。五年级的库尔班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了语文课,如今他已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背诵《少年中国说》。

  家访是另一个重要突破口。每到周末,志愿者就深入牧区。牧民阿不都拉至今记得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那么大的雪,老师还坚持来家访,就为了说服我让女儿继续上学。”如今,他的女儿古丽娜尔已经成为乡里第一个考上内初班的学生。

  在哈拉峻,冬季的气温常常跌破零下20摄氏度。每天清晨,志愿者都要提前到校生好炉子;放学后,他们又化身“护送队”,确保每个孩子安全到家。去年冬天的一场暴风雪中,志愿者林健康背着发烧的学生走了3公里雪路去乡卫生院。“那孩子在我背上说,‘老师,你身上有爸爸的味道’,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林健康回忆道。

  服务队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为孩子们筹集冬衣、图书及学习用品。“当他们穿上崭新的羽绒服,首次触摸到色彩斑斓的绘本时,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面庞,便是对我们最好的回馈。”王鹏飞说。

  2024年儿童节,志愿者还组织了一场特别的“云端家长会”,让在外放牧的父母通过手机看到孩子的表演。

  3年来,这支服务队累计服务超过16万小时,帮助300余名牧区孩子提升学业水平,多名学生考入内初班、内高班。他们还推动学校建立了首个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和体育角,并引入线上教育资源,让边疆孩子也能接触到优质课程。

  如今,全校学生已全部能够使用国通语交流,班级成绩优秀率从零跃升至50%,及格率高达96%,并且实现考取内初班零的突破。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这让服务队全体队员备受鼓舞和感动,也更加坚定了“留在西部、留在基层、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信念。

  王鹏飞表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实际行动建设边疆、报效祖国,用汗水点亮祖国西部边疆的‘青春希望’。”

  “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点燃希望。我们想让他们知道,世界很大,他们值得更好的未来。”这是服务队队员共同的心声。

  在帕米尔高原的脚下,谢依特小学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孩子们奔跑嬉戏,笑声盈耳。新一批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也将接力前行,让教育的星火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7日 01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