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日均湿透三套工装 在六十摄氏度“熔炉”中淬炼青春

发稿时间:2025-08-05 10:1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李韵菡对机车机械间内继电器螺丝进行防缓线检查。许伟/摄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8点上班时,中伏的骄阳已开始炙烤大地。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南检修车间内,温度计指针直逼60摄氏度,空气仿佛凝固的熔岩。23岁的机车电工李韵菡正蜷缩在不足一平方米的机车机械间内,手中的万用表探针在密布的接线端子间游走。汗珠顺着她的安全帽带滚落,在布满油渍的地面上砸出一个个深色印记。

  “就像在预热好的锻造炉里作业。”李韵菡快速抹了把快流进眼睛的汗水,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高温下迅速蒸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暑运高峰来临,郑州机务段临客列车数量激增,检修任务量同比上涨30%。

  “13道场DF8B5034机车接触器故障,立即排查!”对讲机里传来工长急促的指令。李韵菡利落地收拾工具包,钻出机械间,快步穿过热浪翻滚的检修库。

  “2024年第一次进机械间,10分钟就浑身湿透,差点中暑。”她回忆道,“现在学会在作业间隙及时补水,已经能连续工作两小时。”说着,她仰头灌下半瓶盐汽水,用袖口擦了擦嘴角,又钻进了另一台机车的“熔炉”。

  在同龄人享受空调房的年纪,李韵菡的日常是与60摄氏度高温、机油味和精密电路为伴。

  郑州机务段南检修车间电子组工长赵毅评价道:“这姑娘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在机械间一待就是半天,排查故障比老师傅还细致。”

  “闸把小,责任大!”李韵菡把这句话用红笔写在工具盒内侧。

  暑运期间,李韵菡在测试内燃机车司控器时,敏锐地捕捉到万用表数值的细微波动。尽管师傅认为可以验收,她仍坚持上试验台复检,最终在接线排深处发现一处即将短路的灼痕。

  “我们提高了核心部件的检修标准,必须用数据说话。”车间主任闫新建的这句话被她牢记于心。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她在入路第一年就夺得全国铁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郑州局选拔赛第一名。

  当同龄女孩做着精致美甲时,李韵菡的指尖却因反复触碰粗糙线缆而磨出硬茧。但这双布满老茧的手,能在15分钟内精准定位接触器故障点。荣誉墙上新增的“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证书,记录着李韵菡这个年轻姑娘的成长。

  证书背后,是日均3套湿透的工装,是检修库里两万步的行走轨迹,是深夜翻烂的技术规章。

  李韵菡的工友鲁志文处理完闸瓦故障后,用沾满油污的衣袖擦汗:“虽然晒脱皮,但看到列车安全出发,一切都值得。”

  而类似的话,李韵菡曾说过多次。这种朴素的职业自豪感,让敬业爱岗的李韵菡引以为傲。

  正值暑运,车间接到内燃机车抢修任务。李韵菡主动请缨,在65摄氏度的机械间连续工作两小时,成功排除故障。

  “出来时人都站不稳了,抱着盐水瓶缓了半小时。”师傅邢广伟既心疼又骄傲,“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可这姑娘在熔炉里站得比谁都直!”

  夕阳为检修库镀上金边时,李韵菡完成了当天最后一台机车的测试。

  更衣室镜中,李韵菡年轻的脸庞沾着油污,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

  窗外,修复完成的DF8B型内燃机车鸣笛出库。

  李韵菡整理好工装,左襟的汗渍,如同绽放的职业勋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许伟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5日 04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