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钢铁驼队上的00后“国门骑士”

发稿时间:2025-07-30 10:2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任忆南 徐茂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雷)“3705次列车7道发车,司机明白!”7月22日13时41分,00后机车乘务员汤海波目视前方高喊。一列中欧班列在他和师傅于富国的牵引下,载着千吨货物跨越国门,驶向9.8公里外的俄罗斯后贝加尔站。

  作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唯一承担跨境牵引任务的班组,齐齐哈尔机务段满洲里运用车间38名乘务员守护着“一带一路”北向通道咽喉,承担着满洲里到俄罗斯后贝加尔站间9.8公里的中欧班列牵引工作。23岁的汤海波也是目前我国最年轻的一批中欧班列火车司机。在这个班组,和他一样的00后还有12个。

  这趟出乘是暑运以来汤海波与于富国执行的第8趟中欧班列牵引任务。这段不足10公里的旅途暗藏玄机:7.5‰的纵坡居全国铁路前列,冬季极寒达零下40摄氏度,信号机位置与国内相反。“雨雪天爬坡,车轮空转半厘米都可能导致万吨列车失控。”于富国说话时,目光始终锁定在汤海波检查机车的动作上。

  7个月前,初到口岸时,汤海波连砂管堵塞都需师傅援手。如今,他仅用20分钟便能完成机车全身“体检”。“如果车钩、风管、闸瓦等关键部位出现安全隐患,我就能通过设备工作状态准确判断”。半年多的历练,让“火眼金睛”“听声辨故障”成了他的基本功。

  暑运开启后,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从以往的每天6-7列增至8-9列。列车一出国门便是大坡道,必须全程紧盯瞭望,丝毫不敢松懈。

  7月22日13时58分,列车抵达俄罗斯后贝加尔站。傍晚时分,于富国掏出自备食材,用电磁炉炖上了茄子土豆。“在异国吃家乡味,也是铁路人的浪漫。”

  7月23日4时05分,返程指令终于给到。于富国望着后视镜里青年坚毅的侧脸,想起自己二十年前首次出国的青涩,“出国代表国家形象,机车就是流动的国门。信号旗交到这些年轻人手里,比我们当年更稳当。”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