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赵燕:爱心点亮孤独星空

发稿时间:2025-05-19 10:2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现任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智博特殊教育培训中心理事长的赵燕,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但她创办这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却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十年如一日坚持为更多的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她的坚毅与善行,诠释了母爱的伟大,照亮了残障青少年的前行之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让无疆大爱在陇原上空恒久激荡。赵燕曾获“十大新时代慈孝典范”“甘肃好人”“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等荣誉称号,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她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

  2007年,20岁的赵燕和丈夫欢喜地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赵燕发现孩子不怎么说话,和父母之间没什么交流。直到孩子4岁时,赵燕等来了一个绝望的事实: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从此,赵燕带着孩子踏上了漫长而辛酸的求医之路。

  “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赵燕在心里下定决心。2013年,赵燕打听到兰州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便带着孩子去求学。在兰州的3年,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坚持,孩子的常规认知、语言、生活自理能力一点点得到了改进和提高,但省城相对高昂的费用让赵燕的家庭逐渐难以为继。为了继续给孩子治病,同时为更多像自己孩子这样的残障青少年提供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赵燕萌生了创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想法。

  2015年5月,回到家乡的赵燕开始为学校的筹备忙碌起来。赵燕四处筹资、租赁场地、招聘培训教师等,为了筹建学校,她关闭自家餐馆,倾尽全家所有,贷款40余万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办学中。2015年10月,赵燕一手创办的民乐县智博特殊教育学校终于开学了。她永远忘不了开学第一天:10个孩子中,有的乱跑乱跳乱叫,有的大小便不能自理,还有的呆呆地缩在墙角。在赵燕和老师们的坚持下,经过为期3个月的训练,有的孩子居然可以完整地背出《三字经》《弟子规》;有的孩子可以跟着音乐跳舞,甚至能够在舞台上表演……办学的成果让赵燕无比欣慰。

  随着赵燕办学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

  2018年2月,在民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培训中心搬至民乐县康复中心办公大楼,还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房租、水电暖、教职工工资等各项费用的开支,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23年5月,智博的公益服务项目拓展到成年残疾人托养照料,这些来自县内各个农村的残疾人终于有了温暖的住处和整洁的衣服,有了准点的饭菜和系统的康复训练,项目的实施达到了“托养一人、幸福一家、解放一群人”的效果。为了帮助残疾人走向社会和适当就业,赵燕又多方协调,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先后创办了“七彩梦残疾人手工工坊”“民乐县憨儿洗车行”“憨儿爱心超市”等残疾人就业基地,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属的负担。

  10年来,赵燕带领她的智博团队累计为全县范围内380余名残疾人进行康复教育,其中有37名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学习,35名青年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有效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团队联合社会爱心企业和县青联爱心人士开展残疾人志愿服务关爱活动200余场次,累计发放爱心物资价值4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青年的大爱与担当。赵燕的行为不仅是个人的善举,更是甘肃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的生动诠释。她的故事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关爱特殊群体的行动中来,许多志愿者纷纷加入智博特殊教育培训中心,与赵燕一起,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为这些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19日 01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