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班组之星】像“啄木鸟”一样抠成本

发稿时间:2025-04-23 10:37:00 来源: 工人日报

  在西昌钢钒板材厂,提起朱玟俊,同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那个人,就像一只啄木鸟,到处‘抠’成本。” 他是精整平整点检组的机械设备点检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钢铁“大块头”打交道。

  朱玟俊从这些“铁疙瘩”里,抠出了115项精益改善提案,每一个提案都是能帮厂里省钱的“金疙瘩”,一年下来,足足超过50万元。最近,他被评为厂里的“精益管理改善提案之星”。

  “每一次精细化点检,都是一次寻宝的机会!” 这是朱玟俊的口头禅。他就像一位拿着“放大镜”的侦探,在设备的每一个角落寻找着蛛丝马迹。

  有一次巡检时,朱玟俊发现张力辊传动轴的磨损有点“不正常”。他蹲下来,仔细观察,发现防护罩的设计有点“欠考虑”,灰尘很容易跑进去,就像砂纸一样,加速了传动轴的磨损。

  经过研究,朱玟俊提出了《传动轴密封结构优化提案》。他给传动轴加装了双重“保护罩”,还调整了防尘罩的倾斜角度,让灰尘“无处遁形”。这招果然奏效,设备故障率一下子降了70%,生产线也变得更稳定了。

  朱玟俊的改善提案,不仅实用,还总是能用最少的钱,解决大问题。有一次,一号平整机组的切分剪突然“罢工”了,原因是导板气动电磁阀出了问题。这可急坏了班组同事,要知道,产线停一天,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朱玟俊仔细检查后,发现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更换一个电磁阀。但他没有直接更换,而是动起了脑筋:“能不能用更便宜的材料代替呢?” 经过一番研究,他只花了200元,就成功解决了问题,避免了产线单日超过6.8万元的损失。“改善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用最小的成本,找到最好的办法。” 朱玟俊笑着说。

  朱玟俊不仅自己会“抠”,还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同事。

  他建立了一个“问题-提案-成果”转化台账,详细记录每一次改善的过程和成果。他还定期组织分享会,把自己的改善思维总结成“五步法”:观察、记录、分析、验证、固化。在他的带动下,班组的提案参与率从30%飙升到65%,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了精益改善的队伍。

  朱玟俊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啄木鸟”,用他敏锐的眼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啄”出新的价值。2023年至2024年,他连续两年荣获该厂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