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扎根基层 以青春微光点亮教育“星河”

发稿时间:2025-04-10 13:56: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周末,拜城县第一小学校园暂时按下了“静音键”,身为校党建办主任,徐智慧还有一些工作需要留下来完成。办公楼内,安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车流声,她纤细的双手敲打着键盘,与时间“赛跑”。本学期,她有许多事要做,复习考研、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准备新学期的课件、看望家庭有困难的学生……

  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的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人选名单中,新疆共有15名获奖者,徐智慧是其中之一。身为一名基层人民教师,她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闪光点?让其从万千同行中脱颖而出。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拜城县第一小学,聆听她的故事。

  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2012年,徐智慧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新疆师范大学,在众多专业中,她选择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方向”专业。大四那年,徐智慧的父亲在工地干活儿时受伤,家里没了经济来源,她无奈地放弃了学校的保研名额。回到拜城县,她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打零工补贴家用。

  2017年,徐智慧考上了特岗教师,来到拜城县第一小学工作。9月开学季,走在校园里,看着身边奔跑的孩子们,她的心里既激动又有一丝紧张。

  “我带数学课,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着下面40多名学生,都能听到自己心脏咚咚跳动的声音。那时学校刚刚开始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孩子们基础不是很好,我大学的专业就派上了用场。”徐智慧说,刚开始上课进度有点慢,一个知识点要用维、汉两种语言反复讲,经过半学期的努力,班里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在教学工作中,徐智慧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家访时,她发挥精通维吾尔语的优势,让家校联系更加密切,成为最受家长喜爱的老师之一。

  “基层学校缺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把党的教育政策落实到位,让城乡学校的孩子享受到均等的教育,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19年8月,徐智慧向校领导“请缨”,申请到距离县城最远的老虎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支教。面对学校老师紧缺的难题,她主动承担起多个班级的课程和教务教研工作。那时,她的女儿刚满一周岁,本来每周能回一次家的她,忙起来半个月回一次家成了常事,她只能把和孩子聚少离多的亏欠悄悄藏在心底。

  今年,徐智慧的女儿成为一名小学生,看到了老师的辛苦,她对母亲也多了一些理解。“我要好好学习,不让妈妈为我的成绩操心。”她说。

  追求卓越 步履不停

  参加工作以来,徐智慧不断提升自己。从县级课题到自治区级课题,从县级比赛到自治区级比赛……步步攻坚。她先后荣获拜城县人民政府“优秀党员教师”荣誉称号、阿克苏地区“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称号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她扎根基层、为新疆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表彰。

  徐智慧也“追星”,在她心里,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就是最亮的“星”。“我要像张桂梅老师那样,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全心全意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习她无私奉献、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不断努力,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坚强后盾。”

  目前,拜城县第一小学与徐智慧结对的学生有5名。“孩子低年龄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徐智慧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是坐不住,所以教导一年级的孩子,教师要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帮助他们修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通过参加培训和不断自学,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为了鼓励并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徐智慧的口袋里能随时变出“小红花”。

  拜城县第一小学副校长刘玉萍评价:“徐智慧老师在工作中一直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能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一直是全校师生心目中的榜样。”

  作为新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者之一,徐智慧说:“获得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者的一种鼓励。我会秉承着要干就一定干好的信念,继续努力奋斗下去。”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