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警师徒见证春运铁路治安之变
发稿时间:2025-02-18 10:5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旅客们,过年期间注意反诈,最近免密支付诈骗高发。记住这个口诀:不点链接,不转账,不贪小便宜,捂好自己的钱袋子。”2月12日,正值元宵节,本应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候,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一大队三级警长、乘警孙鑫却在从北京开往南宁的Z5次列车上值乘。
春节期间人流量大、列车班次增加、不可控因素增多,乘警压力大。“做好提前宣传和预防很重要,另外,对乘客服务也要有温度。”这是孙鑫的师父、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一大队二级警长卢剑升对孙鑫的叮嘱。
2013年,时年24岁的孙鑫成为一名铁路警察,因“传帮带”“老带新”,成为卢剑升的徒弟。师徒二人在从警生涯里,体验过绿皮火车的低速、拥挤,也见证了如今中国高铁的速度。
“最大的变化就是治安。”卢剑升说,2007年21岁的他刚入警时,在人头攒动的列车里,铁警的工作以打击犯罪为主。绿皮火车的车窗没有封闭,列车一到站,靠近车窗的盗窃、抢劫等案件时有发生,甚至不时还有团伙上车作案。
乘警的技防手段有限,当时火车票实名制还未全面实施,有特殊情况时,乘警只能在嘈杂的候车室、车厢里人工排查旅客。2016年以前,孙鑫和卢剑升只能手动输入身份证号核查可疑人员身份,每天还要连接电脑上传、下载数据。该操作耗时费力、效率低下,旅客也颇有怨言。
“如今我们的工作理念已经变了,从原来的单纯打击犯罪、破案,变成了提前宣传、预防风险。”卢剑升说,随着时代变化,购票实名制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相继投入使用后,破案的效率越来越高,对犯罪行为的威慑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列车上的犯罪、纠纷也越来越少。
以前,惯犯时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动作案。为方便排查防范,乘警甚至把这些人的照片制作成专用扑克牌在内部发放,靠着一双双“肉眼”守护旅客财产安全。技术越来越先进,盗窃不断减少。前几年孙鑫曾审讯过一个惯犯,该惯犯说,现在头一天偷手机第二天就被抓,必须“金盆洗手”。
列车的治安变好了,乘客也越来越文明。
在过去,一到春运时节,人们返乡如同搬家,带着大包小包、锅碗瓢盆蜂拥上车,生怕没了落脚处。闷热的车厢因拥挤常常连厕所也站满了人,要上厕所只能请里边的人临时出来,拥挤之中难免产生摩擦,车上也常发生口角甚至斗殴。
如今列车班次增加、车速越来越快,人员密度变小,车内还有了空调,这些硬件的提升大幅减少了乘客间的矛盾。“现在的乘客就算发生矛盾,也会尽量避免动手。特别是年轻人,大多会冷静地拿出手机拍摄留存证据,并请工作人员来处理。”卢剑升说。
乘警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以前严厉的执法者,变成了有温度的旅途护航员。
近日,卢剑升值乘的一班进京列车就发生过一场小风波。一名年轻乘客因急于放置自己的行李,未经同意就挪动了一名残障旅客的行李,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一时间车厢内气氛紧张。卢剑升迅速赶到现场将两人分开,随后分别安抚双方情绪。
“兄弟,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行动不便,行李被人挪动,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卢剑升诚恳地对年轻人说。面对残障旅客,他同样轻声道:“您别生气,年轻人可能一时着急,没考虑周全。”
经过一番调解,两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最终握手言和。卢剑升说,现在乘警更注重安检查危,提前排查安全隐患,处理旅客纠纷时也不再按部就班一律严肃处理,而是更讲究人性化。
旅客感受的温度不仅仅来自乘警,更体现在整个铁路系统的升级。近年来,12306客服平台推出各项针对性服务,对于盲人、听障人、重病残疾等不便出行的旅客,只需拨打求助电话,车站值守的客运民警便会迅速响应,协助旅客顺利进站。对于遗失财物的乘客,也能迅速拨打12306寻求帮助。
但铁路环境变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的电信诈骗,也让警察们不得不实时更新大脑“数据库”。
“我对新的诈骗手段不太理解,常常找孙鑫给我‘开小灶’。”卢剑升说,自己虽然是师父,但遇到不懂的,也常常向徒弟请教。
在列车上发生了电诈案件应该怎么处理?如何收集有效的信息来最大程度追回乘客损失?如何应对新型诈骗案例……经过“培训”,卢剑升也成了一个反诈好手,“孙鑫脑子灵活,能把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讲明白,我学明白了,再去普及给群众,效果很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覃靖涵 江畅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8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