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队十年首夺冠 雪橇上的两位中国00后“斗士”
发稿时间:2025-01-14 10:5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5赛季雪橇世界杯德国阿尔滕贝格站,中国组合居巴依(右)/侯硕拿到组队以来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绩。国际雪橇联合会供图
9年前,新疆男孩居巴依因伤病放下练了3年的标枪,选了一个可以“躺赢”的项目——雪橇。当时年仅16岁的他很难想象,在中国练雪橇,和“躺”沾边的只有比赛姿势,起步晚、资源少,要追赶国际水准,所有人真正面对的是一场需要全程冲刺的耐力跑。
“躺着比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舒服。运动员需要仰面“镶”在冰冷的钢架雪橇中,在狭窄的冰道上高速滑行,平均速度约120-140公里/小时,接近我国Y字头旅游列车的速度。失重感、窒息感、恐惧感裹在风里迎面撞过来,运动员还要保持冷静,利用身体起卧,变换肩、腿姿势操纵雪橇,为的是在精确到0.001秒的比赛用时上必争毫秒。
可在2015年北京取得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时,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3项充满观赏性的冬奥会项目在中国几乎一片空白。同年,中国相继成立3支国家队,通过多次跨界跨项选材,为来自田径短跑、投掷、赛艇、举重等项目的运动员带来“夏转冬”的机会。曾经的标枪选手居巴依和摔跤选手侯硕就在其中,两人当时也未能料到,是自己让中国雪橇率先赶上了大部队。
2025年刚开年,00后中国组合居巴依/侯硕在2024-2025赛季世界杯雪橇赛资格赛暨国家杯赛拉脱维亚锡古尔达站比赛中夺得男子双人冠军,为中国雪橇队赢得了组建近10年来的首个国际大赛桂冠。
在周末刚结束的2025赛季雪橇世界杯德国阿尔滕贝格站,他们带伤出战,取得第12名,拿到组队以来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绩。
十年剑出鞘,对手和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为居巴依/侯硕送上祝福,国际雪橇联合会官网用“中国雪橇创造了巨大历史”聚焦让雪橇圈眼前一亮的“追赶者”。但在侯硕看来,今年登上最高领奖台早在意料之中,“上个赛季,我们在拉脱维亚已经收获了银牌与铜牌,这次就是奔着金牌去的”。
“从这个赛季表现来看,他俩的滑行技术、比赛状态、心理调整等各方面都有出色的成长。”中国雪橇队领队徐金成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北京冬奥会周期,居巴依是男子单人橇的选手,已经在不同赛道积累了经验。侯硕比他晚两年进队,但身体条件、意志品质、训练勇于尝试的劲头都很适合雪橇项目。因此,队里打算进入米兰冬奥会周期,让两人组队,在高水平外教的指导下力争突破,“现在,搭档了3个赛季,两人正好二十三四岁,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算是携手进入上升期了”。
“两个人比一个人难很多,如果单人滑不好,就没办法滑双人橇。”居巴依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举例称,单人橇更像小客车,重心低、不易翻,但双人橇就变成双层大巴车,稍有不慎就容易翻橇且后果更严重,总的来说“变数更多,但调整空间更小”,因此,双方得足够默契、取长补短、步调一致才可能让“一加一大于二”成为现实。
翻橇,稀松平常但每次都让人印象深刻,“是真疼啊”。居巴依记得,最初在网上搜雪橇项目,就记住两个关键词“冷”“危险”,他被雪橇选手出意外事故的视频吓了一跳,但又暗示自己“只要我做得够好就不会出问题”。结果,训练第一年和第三年,他接连出现两次伤病,一次在单人橇滑行时造成两侧脚踝骨折、膝盖内侧韧带撕裂,“有一瞬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法儿练了”。
侯硕第一次上冰训练也翻橇了,“坐进赛道里,紧张到不想说话,高速滑行带来的感官冲击和在视频里看完全不同”。连着翻了一周后,他渐渐在被寒冷包围的赛道中生出热血,刺激战胜恐惧,“现在想的就是怎么能再快一点”。
喜欢跳伞甚至期待尝试翼装飞行,侯硕骨子里对极限运动的热爱在雪橇项目上变成越挫越勇的劲头。“以前滑单人橇,翻橇后我整个右胳膊肿了,缓了一下拎着橇又上去了,还有一次和别人组队双人橇,经验不丰富,我被拍晕了,醒了觉得自己还可以滑。”侯硕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我性格比较激进,不喜欢按传统方式来,只要我想征服赛道,我就能克服障碍”。
莽撞但有感染力,“是侯硕给了我勇气”。居巴依表示,或许是伤病留下的阴影,有一段时间,如果遇到稍微严重一点的翻橇,他就会选择停止,甚至在两人刚开始搭档时,他也是主动喊停的人,“后来他跟我沟通,不能一翻橇就退缩,我们需要直面它,两个人可以一起解决问题”。话说开后,走出舒适圈,决定一起冒险的两人反而鲜少遭遇伤病。
可夺冠后,队伍转战德国阿尔滕贝格,首个官方训练日中,两人就翻橇受伤,居巴依手部掌指关节脱位复位,侯硕的掌指关节骨裂。带他们拍片诊断之后,团队建议从运动员安全出发,放弃本站比赛。但他们主动找到外教,沟通了伤情,一致申请不放弃每次争取积分的机会。虽然,他们清楚此役很难取得好成绩,“我俩加上橇得200多公斤,我们得佩戴带有指钉的手套,在光滑的冰面上做扒冰动作完成出发,正常情况下是两人一起,现在我无法发力,只能靠居巴依一个人,肯定会更吃力,也会更慢,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侯硕说。
或许是放松的心态激发了潜力,两人全程配合默契,几无失误,竟滑出了赛季最好成绩。“出乎意料,最重要的是两个人还充分地保护好了自己。”徐金成坦言,从这场背水之战看出两人还有更大的潜力,“如果保持这样的心态,康复之后,全力出发,我觉得他们有进前八的实力,甚至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他感叹,“这个项目需要这样的斗士,心理过硬,敢于挑战才行”。
在徐金成看来,让少年成长为斗士,是从国家队、地方队到运动员等所有中国雪橇人持之以恒的结果,毕竟,在雪橇项目上,十年磨一剑,已经算得上“弯道超车”。
雪橇是一个讲“童子功”的项目,大部分国外选手从七八岁就开始训练,“和我们十七八岁才开始接触的人相比,他们对赛道的感知、调整能力明显占优”。侯硕表示,雪橇赛道采用人工浇冰,因此,赛道平整度、弯道弧度等细节都可能影响操作,“他们能及时感知变化,我们则要适应很久”。
实际上,在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赛道完工前,国内没有一条雪车雪橇国际标准赛道,中国选手只能在国外训练,“得益于高水平外教的指导、国家对运动员外训外赛的支持,队员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徐金成坦言,如今,“雪游龙”的出现不仅能帮助更多小运动员开展更系统的训练,还在雪季承接国际赛事、向群众开放,让项目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现在雪橇队还有18个训练营的孩子在延庆训练,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居巴依/侯硕的突破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从摔跤到雪橇,侯硕完成的是一个从“小众”到“更小众”的选择,但他觉得“冷门没什么,通过我的努力让别人了解它也很好啊”。目前,这个愿望正在开启,“争取今年拿到国家杯总积分第一,下赛季用更好的状态、不带伤病去迎接米兰冬奥会”。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