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保 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接触网项目部第四维修部运检师
地铁“蜘蛛侠”
发稿时间:2024-10-31 10:59:00 来源: 北京日报
“有时甚至需要绑上安全带,爬到6米多高的空中‘飞檐走壁’。接触网检修是个细致活儿,马虎不得。” ——潘二保
潘二保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李博
每天凌晨,末班列车开走之后,地铁进入接触网检修间。狭长的隧道内,潘二保和同事们登上梯车,仰着头开始对沿线的接触网状态进行检查——“有时甚至需要绑上安全带,爬到6米多高的空中‘飞檐走壁’。”潘二保说,“接触网检修是个细致活儿,马虎不得。”
2014年,潘二保进入北京地铁工作,成为一名接触网运维工。同一年,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通车。6号线是北京第一条使用接触网供电的地铁线路。“一条地铁线,脚下是轨道,头顶就是接触网。接触网给列车提供电力,调整的精度都是以毫米计算的。”潘二保介绍。
6号线二期通车后,线路东段某处折返线被发现存在严重偏磨问题,情况最严重时,接触网线每7天就要换一次线。查看设计图纸,接触网的安装高度一切正常。问题出在哪里?
列车运行时,接触网和列车上的受电弓直接摩擦,但磨损的一般都是更软的受电弓滑板。为何这次接触网出现了磨损?潘二保登上列车,仔细观察受电弓的磨损情况,最终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问题所在。
“为防止受电弓磨损,接触网是按照‘之’字形走线的,随着列车持续运行,受电弓滑板上磨出一道凹槽,凹槽的边缘十分锋利。而折返线附近的接触网结构特殊,列车经过时,滑板上的凹槽边缘就会碰到接触网。”潘二保说,这就像是两把宝剑对撞,时间长了必然出故障。
解决接触网磨损问题,不能简单地调整高低。经过多次勘测,潘二保发现,工作日期间列车在折返线的走行方向是固定的。为此他提出“依车调网”调整方案。根据车辆走行路线,将磨损严重的导线点位高度上移,同时将另一侧的导线位置降低,缓解受电弓边缘硬点对接触线的冲击磨耗。小小的改动,每年减少换线作业48次,减少更换导线6277米,节约成本86万元。
北京冬季空气干燥,接触网导线受到摩擦更容易产生拉丝的情况。“遇到拉丝现象,我们就用刮刀把接触网的表面刮干净。不过刮刀不好掌握用力,用力过度就会伤害到接触网,每次打磨还需要仰着头进行,一点一点移动梯车,十分消耗体力和精力。”潘二保说。
为提升效率,潘二保带领创新工作室的同事一起研发接触网智能打磨仪。只需将机器挂在接触网上,机器便可以自己运行。目前,机器还在不断调整参数以提高打磨效率。
地铁维修工最需要实践。潘二保带领员工自己动手,利用废旧的零部件,先后在东小营、五里桥车辆段搭建两条“小型练兵线”,便于员工进行实战演练,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五年来,他组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主岗开展各类培训共计1000余学时,为公司培养专业技师2人、高级工34人、中级工45人。
由于工作的特点,潘二保被朋友们称为“蜘蛛侠”。进入北京地铁十年来,他认真守护着地铁供电线网的安全,成功解决了多项疑难问题。2018年,潘二保被授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22年被授予“北京地铁大工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