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10余年间,马景来班组培养了7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1名全国技术能手……
这个高手云集的班组是怎样炼成的?

发稿时间:2024-10-30 10:56:00 来源: 《工人日报》

  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八三厂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在车间里随便扔一块砖,即使没砸到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能砸到一个全国技术能手。虽是玩笑,但也并非虚言。

  马景来班组就是该厂一个高手云集的班组。“从成立伊始,马景来班组就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成为航天战线攻坚克难的‘铸剑先锋’。”该企业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10余年间,从这个班组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人、全国技术能手21人、大国工匠两名。

  毫无保留

  “我2005年8月毕业后入职航天二院成为一名数控铣工。马景来、我、常晓飞、曹彦文四代师徒航天报国的事迹曾在《焦点访谈》特别节目中播出,我和常晓飞先后成为大国工匠……”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市劳模工匠短视频风采展示活动启动会上,曹彦生介绍自己。

  今年40岁的曹彦生是马景来班组的一员。他从一名普通机床操作工人做起,现已成为国内数控多轴加工和智能制造应用技术领域的专家。

  马景来班组是以航天科工首席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景来命名的,是航天科研生产一线的高技能班组,承担着关键结构件精密加工任务,平均年龄仅30岁。

  “我的师傅马景来是一位登上过国庆60周年阅兵彩车的航天老兵。我上班第一天,师傅就告诉我,他会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徒弟们。”曹彦生说。

  1971年,不满17岁的马景来到二院二八三厂开始3年的学徒生活。那时有些师傅思想保守,不愿把真正的绝活传授给徒弟,马景来感到很痛苦。后来,马景来自己当上师傅后,便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教徒弟。

  铝合金薄壁舱体加工是马景来的绝活,加工精度能达到0.01毫米。从基本的站姿、装卡,到自己的绝技绝活,马景来都言传身教。

  “这对我后来带徒弟树立了一个标杆。”曹彦生告诉记者,他的徒弟常晓飞夺得数控铣工项目全国技能大赛冠军,后来常晓飞带的两名徒弟又获得该项目的全国冠军。

  以赛带培

  24岁成为高级技师,26岁成为金牌教练,在90后曹彦文眼中,哥哥曹彦生是自己的偶像。大学毕业后,曹彦文投身航天事业,进入马景来班组,成为常晓飞的徒弟。为了快速提升,他主动给自己加压,每天工作学习14个小时以上。

  “2015年我进厂没多久,正好赶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北京赛区的选拔赛。厂里特意安排了上一年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工项目冠军的常晓飞当我的师傅,传授给我很多操作心得和比赛经验。”曹彦文说。

  以赛带培是马景来班组的一条经验,如今已经成为二八三厂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那次比赛中,年仅22岁的曹彦文一举斩获加工中心操作工项目冠军,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班组成员冀晓渊是以赛带培的受益者。“我正常应该在2024年参评高级技师,但由于以赛带培机制,2012年我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二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就被评聘为高级技师,整整提前了8年,大大缩短了职称晋升年限。”

  冀晓渊也努力做一名好导师。在2019年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大赛上,他带领二八三厂参赛选手夺冠,被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组里的师傅们都以能带出好徒弟为荣,徒弟们的第一次出征、第一次获奖,都是班组喜庆的日子。”

  做好规划

  冀晓渊是马景来的关门弟子,现任马景来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一直记着马景来总说的一句话:“选了好苗苗,必须要好好培养,让他们心踏实了,才能走得远,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马景来班组高技能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得益于一体化的技能人才培训机制:导师带徒、以赛带培、职业生涯规划。”冀晓渊拿出厚厚的一本《马景来班组建设工作手册》给记者看,“这都不是空话。”

  这是一本有些年头的手册,每个人的技能等级规划情况都记录在案。“每个可以申请高一级技能等级的人员都会在班组会上被重点关注,师傅们会全力帮助他们。”冀晓渊介绍。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