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刘馨:“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

发稿时间:2022-04-26 11:2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刘馨,1977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当过研究员、进过企业、做过教师……近20年来辗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各个岗位。日前,荣获第九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的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从上学开始,刘馨便对生命科学领域充满了热情。“博士毕业后,我在生物制药行业先后做过疫苗的基础研究、工艺开发,与细胞工程这个领域非常契合,再生医学这种概念能够更好的达成我做生命科学的初衷。”

  2004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后,刘馨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工作,成为一名基础科研人员,从事疫苗研发工作。因为喜欢钻研,2006年,她作为组长参与的一个新型疫苗研发项目获得成功,也让刘馨对工作有了新的定义。为了提升专业水平,2008年,她去美国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访问学者生涯,学习了一套分子病毒遗传学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有了这次经历,回国后的她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喜欢折腾是刘馨给自己的评价。2012年,她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副教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在很多人看来,能在重点高校担任教师已经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但刘馨却不这样认为,她喜欢挑战、喜欢实践,想要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转化成看得见的成果。在高校工作了2年后,2014年,她再次离开,成为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嘉和生物药业(上海)项目总监,参与实际研究工作。

  2017年,美国批准了一种新的细胞药物上市,当时公布的临床数据表示,这种药物治愈了一名淋巴癌患者,这让刘馨触动很深。“生命好像就是一个生老病死的循环,如果说能通过我们生物技术的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帮助受衰老和疾病影响的人减轻痛苦,或者改善他们的健康,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用科学手段解决病痛,帮助人类延长寿命,这也正是她的目标。在她看来,自己更适合做产业而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研究。触动之下,她动了回云南创业的念头。尽管周围人都反对,2018年,她和另一名合作伙伴毅然回到昆明,成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细胞为核心,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等工作。

  创业创新 完善产业链条

  “我是半个云南人,对云南这块土地有很深的故土情结。我觉得云南也正在蓄积力量,在未来会有很大作为。”在当时,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正盛,支持力度也很大,已经有了上海户口的她留在上海无疑会比回到昆明有更好的发展。但她看到的却是昆明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以及细胞产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我们做的是一个高端的制造中心,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建成了全产业链条的一站式的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承接很多相关业务,不仅可以做工艺开发,也可以完全按照对方的工艺来做生产制造。同时细胞库建成以后,可以为我们云南相关的生物样本、细胞样本形成一个很好的保藏。”刘馨对记者说。

  “但创业维艰。”这是让刘馨感慨最深的4个字。“我记得有句话说:创业就是在无数次的绝望和无数次的燃起希望的这种过程中对内心的一种历练。”除了缺乏资金,人才是最大的瓶颈。对此,刘馨一边去以前熟悉的团队招募,一边从学校毕业生中进行后备力量培养,才算基本解决了人才问题。“从我们最初大概只有10个人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现在我们公司有50多人,其中技术团队有30多人。”

  在云南,细胞产业算得上是一个新兴领域。公司成立不久,刘馨发现生物医药类企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审批时间长、政策有空缺等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抱团发展的想法在她脑海中涌现。“既然单个企业难发展,为何不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一起发展。”

  “我们公司在2019年得到了昆明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打算在生物制药这个领域,尤其在细胞工程这个领域,做一个特色的技术示范园区,在这个园区我们汇集了30多家与细胞工程相关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优势集群。”

  从最初做企业,到现在建平台,4年不到,刘馨的事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目前公司走出了第一、二步,站上了更大的平台。”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的原则,刘馨有了新的目标:未来,生物技术公司将融合云南多样性特色,发展细胞领域高端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在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快速发展。把“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建设成为西南一流、国内知名、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化专业园区。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