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百岁院士陈敬熊:航天事业的“育苗人”

发稿时间:2021-10-16 09: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研制了“红旗一号、二号、二号甲”等地空导弹制导站研制天线关键技术,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而在与科研相伴70年的时间里,这位百岁院士被称作“育苗人”,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储备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

导师带徒育青苗

  2019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受邀参观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院史馆的陈敬熊院士不经意间与59年前的自己隔空对望,馆墙上那张“陈敬熊带徒弟”的照片,记录了他作为一个技术专家,培养更多年轻研究人员,使他们成长成才。

  彼时,陈敬熊30多岁,第一个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下简称“二分院”)提出并成功实践“导师带徒弟”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

  那时候,庞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急需大量的人才,全国一年的大学毕业生8万人左右,分配到航天系统的2万多人,即使如此,仍然远远不能解决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防部五院采用“拔青苗”的办法,即从理工类高校中挑选优秀的大四学生充实到科研队伍中,以解燃眉之急。同时,还将部队转业干部和一批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士兵调入五院。但是,这些员工还需要很长时间的专业学习。

  陈敬熊在带领助手李桂生成长的过程中,意识到“传帮带”是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主动向二分院领导要求承担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工作。

  在带徒弟的过程中,陈敬熊因材施教,对于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科技人员,鼓励他们敢于实践、不畏挫折;对于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科技人员,则从天线的基础知识讲起,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技术与经验。

  他白天在办公室给他们授课,晚上则采取个别辅导方式,拾遗补缺。实践证明,言传身教的方法效果显著,青年科技人员迅速成长,不仅能胜任科研工作,有的还可以独当一面,成为了技术骨干。

  除了这种“一对一”的方式,集中授课也是陈敬熊“带徒弟”的主要方法。他担任二分院第三设计部副主任后,开办学习班,每周五下午在九号楼的五层为年轻技术人员讲课。那时候陈敬熊的课,就是青年技术人员头脑的“营养剂”。

  鉴于听课者的相关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陈敬熊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让自己的课程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他经常用实际生活或电子技术中的例子来阐明随机变量的特点,比如以公交车站候车人数的变化过程来解释泊松流的原理。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年轻人消化这些基础知识,陈敬熊还在课程之外安排固定时间,专门为参加听课的学员答疑释惑。他定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以使年轻人少走弯路。

  陈敬熊“师傅带徒弟”的办法逐渐取得成效,也引起了二分院领导的重视。为了推动本院科技干部的培养工作,1961年,二分院召开经验介绍报告会,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宣传推广陈敬熊“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方法。

陈敬熊指导科技工作者。

传递航天接力棒

  在工程技术中授业解惑,一个人起到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

  陈敬熊认定,航天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后继有人,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为了满足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他又开始张罗航天系统自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当时航天系统内部对是否要自主培养研究生,还存在一定争议。有的同志认为航天工作的重点应在型号研制方面,培养研究生这一工作本应由高等院校承担,况且,像23所(二分院第三设计部后更名为“23所”)这样的航天科研机构也没有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但陈敬熊不惧非议。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个型号的研制、定型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心血,有的人甚至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才对于事业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大家有责任和义务将航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科研经验、知识,传承给年轻人。只有这样,航天接力棒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未来的发展靠年轻人,要为年轻人创造条件”,陈敬熊说。

  1981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恢复研究生学位教育以来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名单,航天二院(二分院后更名为“航天二院”)有两人获得担任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其中一位就是陈敬熊。

  1982年,23所正式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陈敬熊主持招生录取、阅卷和面试工作。经过层层严格选拔,国防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罗晓秋成为23所第一位研究生。作为他的导师,陈敬熊也成为该所首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敬熊不仅自己带头培养研究生,还鼓励所里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专家共同招收研究生。1985年,经申请批准,陈敬熊又成为二院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同时还担任23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一职。

  陈敬熊深谙“教不严,师之惰”的道理。他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对自己也是高标准、严要求。他说:“学生有问题,你要能回答出来;如果不能,至少要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研究才能找到答案。”

陈敬熊指导科技工作者。

  担任研究生导师时,他已年过花甲,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论,他站在黑板前推导公式,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对于学生研究的课题,陈敬熊始终是同步前进,甚至超前一步,为的就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悉心指导。

  做陈敬熊的学生不容易,学生们都知道陈老师作风严谨,不该出错的公式推演如果算不准确,老师会毫不客气地当面批评。他审评学生的论文或项目不仅仅停留于阅读现成的结论,为了判断结论准确与否,会不遗余力地查阅有关文献、核实数学模型,甚至从头至尾演算一遍。有时,为审阅一篇论文会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事实证明,凡经陈敬熊认真审阅的论文,发表后都会在业界获得良好反响。

  “严格、严密、严谨”,是陈敬熊始终坚持的标准。对毕业论文审查和答辩,陈敬熊要求得十分严格,因为他深知航天无小事,论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航天科研工作,甚至一个公式都能影响到某项科研产品的精确程度。对待学术研究严慎细实的态度,必须从学生时期就牢牢树立。须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子。(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