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王春法委员谈智慧博物馆建设:需要更多“跨界”人才

发稿时间:2019-03-07 16:11:00 来源: 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管理是多学科的、综合的,既需要学历史专业、文博专业的,也需要学化学、物理学、环境学、生物学等理工科的,还需要学书法、绘画、设计等艺术学科的优秀人才。复合型‘跨界’人才短缺,是现在最着急的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这样说。
  最近几年里,文物、博物馆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其实,不仅是行业人才培养问题,如何看待当前“文博热”,如何通过互联网手段让文物更好“活起来”等,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围绕这些,王春法委员与记者聊起了他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

  博物馆里观众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记者:最新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现在的5136家,2018年年参观人数超过10亿人次。如何看待当下的“文博热”现象?
  王春法:随着社会发展,当我们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不可避免地会回过头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过来的,他们走过的路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有什么启示。当下这个阶段出现的“文博热”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存在一种必然性和规律性。
  对任何一座博物馆来讲,当然希望大家来参观展览,但并不是说博物馆里的观众越多越好,杂乱无序的参观环境不是好事。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观众参观人数不断在刷新记录,2017年达到807万人,2018年达到861万人,这还是在闭馆两个月的情况下达到的;今天春节期间,国博观众参观人数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人数最多的是从初二到初五,每天都在65000人以上,大年初三甚至达到68000余人的历史峰值。
  但我们测算过,国博的最大容量大概是三万五到四万人。过多的参观量其实会使观众的观展体验直线下降,从博物馆里获得的精神享受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确实希望创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观展环境,让每一位观众进来以后,能够静下心来欣赏文物,能深入地思考文物内在的精神价值,使思想上、情感上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文化的认同。这也是我们2019年的一大挑战,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加舒适、更加静谧的观展环境,让大家进来国博后能够深入思考或挖掘文物背后的精神价值,能够欣赏文物的设计之美。
  文物“活起来”应该有多种方式
  记者:说到《如果国宝会说话》《文物戏精大会》等爆款,人们基本都是耳熟能详。应该如何用好创新手段,将文博“宝藏”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王春法:要说文博领域的资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极为丰富,主要看你有没有一双识宝的眼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转化和发展是目的,创造和创新是手段。那么,通过哪种方式手段实现这种转化呢?
  第一,要创新展览的呈现形式,将文物放在展览中呈现出来;第二,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文物数据信息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视频形态,特别是发挥移动端的作用,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多角度地欣赏体味其丰富内涵;第三,要促进文物融入文化创意工作之中,让观众能够更近距离感受文物的历史、文化、审美、科技等方面的内在价值。2018年国博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90余款,助力文物“活起来”,同时把IP授权业务和电商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推动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拓展。

  在去年国博举办的“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上,《关羽组画》《穆桂英组画》《包龙图组画》《齐天大圣组画》等组画吸引大批观众围观。(李政葳/摄)
  我认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手段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样一些核心的东西,我们不能丢。
  其实,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文物从库房移到展厅里,是一种“活起来”;从北京到外地巡展,也是一种“活起来”;从外地来到北京,还是一种“活起来”。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是展览展示,只有把文物放到展览里,才能真正把优秀的具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时代价值、科技价值的东西展示出来,这正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智慧博物馆需“人+物+应用+管理”多端融合
  记者:互联网技术在文博行业应用不断加深,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启动了“智慧国博”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将有哪些规划?
  王春法:2018年初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智慧国博”项目,旨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充分开发利用藏品信息数据丰富藏品呈现形式,满足公众参观欣赏的需求;完成对老旧设备的更替,通过云端设备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等。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到2021年初步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安防协同化的“智慧国博”建设运营服务体系。
  “智慧国博”建设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即技术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我们会遴选物色一些符合条件的一流企业来协同推进这项工作;在呈现形式上也会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部分文创产品已进行了尝试,今后将继续在理论、技术、人才方面保持改进。
  记者:智慧博物馆建设逐渐得到国际博物馆界重视,能不能谈谈建设面临的挑战?
  王春法:现在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形态丰富多样,藏品数量动辄达到数百万件。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就超过了140万件。这就要求藏品管理必须从传统的手工登编向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并进行数据储备。
  另外,临时展览时间总是有限,观众希望看到永不落幕的展览。建设虚拟展厅可以让观众欣赏更多更好的展览。比如,全球巡展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运用动态地图受到了公众好评;在文物修复方面,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1月29日至3月1日,围绕“国宝”虎鎣主题展览在国博举行。图为青铜“虎鎣”虚拟互动展示(李政葳/摄)
  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国内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仍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缺乏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统一标准。智慧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些应用系统和多媒体展示,而是需要一整套“人+物+应用+管理”的多端融合体系,需要在统一标准体系下,结合各自博物馆实际有序建设。
  二是传统博物馆管理体系封闭分割,部门之间彼此联系较少。这就需要对博物馆的整个管理体系进行格局重塑、流程再造与组织重构,除理顺部门职能外,更要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信息共享、执行有序,从整体上提高效率。
  三是资金和人才投入严重不足。博物馆管理和运营更加智慧化、定制化和科学化,特别需要一大批既懂博物馆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参与。由于项目周期时间更长,科技含量更高,智慧博物馆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资金投入的不足又直接导致博物馆在人才激励方面的灵活性不够,不容易吸引并留住高水平人才。
  四是国际技术合作交流不平衡。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也有明显差距,在博物馆领域这种差距也同样存在。
  记者:这方面有哪些建议?
  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去年10月举办了首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我们在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框架下达成共识,共同牵头研究智慧博物馆建设标准。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要求在尊重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国情实际和博物馆需求,从加强博物馆管理、提升策展水平、改进观展体验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标准,形成智慧博物馆的全球“样板”。
  在智能时代,专业化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智慧博物馆建设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素养提出很高要求。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
  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与国外名馆合作
  记者:作为国家的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大动作”?
  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继续加大与国外名馆特别是国家博物馆合作力度。计划于2019年4月举办“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开幕式,同时以“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与使命”为主题举办全球博物馆馆长峰会,邀请世界知名博物馆、“一带一路”国家博物馆及与我馆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博物馆馆长等50余名外国代表到京参会,其中,包括将近30名外国著名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