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高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高铁“铺路”人

发稿时间:2018-11-12 15: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高亮:用初心坚守好当高铁“铺路人”。视频剪辑:綦智鹏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作为当代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体现中国智慧与中国速度的一张闪亮“名片”,中国高铁更是走出了国门,赢得了世界赞誉。

  在中国高铁事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有那么一群科学家不舍昼夜,辛勤奋战,攻克难关,不断擦亮着高铁这张“国家名片”。他们之中,就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高亮——这位不久前刚刚获得“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铁道科学家,脚踏实地做好科学研究,仰望星空遨游知识海洋。他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团队突破一项项核心技术,用初心与坚守当好高铁“铺路”人。

  脚踏实地 做好光膀子的科学家

  提起高亮,不能不提到一项核心技术——无缝线路(即无缝轨道)。无缝线路是铁路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轨道结构近百年来最突出的改进与创新之一。尽管国内外早已开始研究无缝线路,但大多针对普速、有限长的无缝线路。如何针对我国气候及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保证高速铁路几百或上千公里无缝线路的强度、稳定性、平顺性成为一个难点,也是其他国家铁路发展中从未遇到的挑战。

  “从实际情况来说,无缝线路巨大的热胀冷缩效应,处理不好就得留缝,而哪怕是几毫米的缝隙对于高铁来说都是非常可怕的。在高速下遇到缝隙,车就会蹦起来,可能会直接造成高速列车脱轨等重大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高亮介绍道。

  为此,高亮和团队成员在国内外专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六次大提速以及高铁建设的重大需求,承担了当时铁道部的大量课题,对无缝线路如何保证稳定、强度,怎样提高不同结构的力学均衡性、线路的高平顺、高稳定性等做了大量试验和理论研究工作。

  2008年,全长超过1300公里的京沪高铁开工建设。这条长长的铁路设计有不少长大桥梁,长大桥梁与路基连接处要使用一种无砟轨道梁端锚固装置,这是一项国外铁路专有技术。但是在京沪高铁建造时,专家们却发现这种结构与当时的施工状况存在严重偏差,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工程浪费,工期还会受到影响。

  情况紧急,临危受命,在京沪高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高亮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后,为京沪高铁设计出国内首创的双柱型端刺结构系统,这一成果被证明更为合理、更为实用,可以更好地适应高速铁路长大桥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结构。最终,这项研究成果从试验段推广到了京沪、沪昆等高铁线上,不仅保证了高铁建设的质量与工期,还为国家节约了经费,仅京沪线就节约了至少2亿元。

高亮和团队成员在一起。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犹记得在京沪高铁上不断研究试验的日子,高亮带着团队顶着炎炎夏日,光着膀子干活。高铁工地常在荒郊野岭,毫无遮挡,地面温度超过40度,铁架上的温度则高达60多度,高亮却只管顾着带领团队埋头苦干。那时,他对团队成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工作必须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疏忽。”

  仰望星空 当好青年团队带头人

  如今,高亮已经和铁路打了近30年交道,早就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高亮看来,要想让中国的铁路技术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加快人才培养,给年轻人更多发展机会和平台,为中国铁路事业培养好后备人才。

  高亮的团队很年轻,大部分成员是“80后”、“90后”。团队有一个名叫“高老庄”的200余人的微信群,其中,仅高亮培养的研究生人就有130多人。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了各自单位的主力军,在中国轨道交通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带领着这样一支队伍,在高亮牵头下,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成功申报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十余年过去,北交大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始终在国内名列前茅,尤其在铁道工程方向更有独到的优势。这样一支精英团队也是首批进入“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团队,“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团队,并成功入选国家创新推进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高亮获得“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年初,高亮和他的团队凭借《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采用产学研联合攻关,形成《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等国家及行业标准7项,出版著作6部,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9项,获得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25项。成果依托设计规范、智能软件等应用于国内几乎所有高铁中,并在多条国外铁路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青年人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高亮说道,“我们要给青年人一个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的环境,给他们更多激励机制、鼓励政策,引导青年们在最有冲劲儿的时候,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坚守着心中的梦想,仰望着头顶的星空,脚踏着坚实的铁轨,高亮和他的团队仍在不断探索,不断攀登…… (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晓芸 通讯员 袁芳)

责任编辑:秦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