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模范厂长”赵岚:让工人参与生产管理各个环节

发稿时间:2017-03-21 10:09:00 来源: 沈阳晚报

  在沈阳劳模纪念馆,“模范厂长”赵岚的展品专区,时不时会有职工来瞻仰,他们当中很多是原沈阳冶炼厂的老工人,或者是冶炼厂老职工的儿女们。原哈尔滨发电厂刘英源、沈阳冶炼厂赵岚、吉林石岘造纸厂董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名的三位模范厂长。其中赵岚是沈阳走出去的全国劳模,全国知名的模范厂长。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恢复生产后的沈阳冶炼厂一度问题成堆,举步维艰。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赵岚临危受命,团结党、工、团共同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人群众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实现管理民主化,仅半年时间就改变了落后面貌,进入沈阳市先进工厂的行列。

  让工人参与生产管理各个环节

  1949年夏,赵岚调任沈阳冶炼厂厂长。过去,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活动局限在工厂上层,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未能充分反映职工的真实要求。为此,赵岚把工人参与生产管理各个环节,作为贯彻工厂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步骤来实施。制订生产计划草案,先到车间征求意见,然后拿到工厂管理委员会通过;每到月底,将下月生产计划传达给全体工人,经过全厂干部会、职工代表会、先进生产者会议讨论,再规定具体做法,订出完成计划的日期;实行车间成本核算。对生产计划、原材料的定额、材料的单价、降低成本的计算和奖励办法,都由工会组织车间工人讨论,使每个职工心里都有一个成本账。经常把宣传典型、传播先进生产者经验与奖励一同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于听取工人意见和建议

  赵岚善于听取工人意见,重视职工建议。为了保证连续生产,建立了夜间值班制和交接班制;为了杜绝电气、机械事故,建立了检修制度和运转制度;为实行定额管理,制定了数量定额、质量定额、技术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确定了单位成本;为激发职工的生产热情,制定了奖励办法,试行了赶超奖励制度等。正是有了工人的参与,这些制度和办法接地气,可操作性强。新建的医务所扩充了设备,添置了病床。针对冶炼生产对工人身体的危害,专门设立保健食堂,还办了定期轮休的疗养所。当时经济还很困难,物质生活还不丰富,办这些实事使工人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进一步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

  民主作风带来生产的勃勃生机

  赵岚作风民主,对职工的意见和要求,能办的立刻办,不能办的也及时做出答复。一次,一名工人写匿名信,质问全勤奖励为什么不执行?赵岚接到信后,在职工代表会议上先做了检讨。他说:“这首先说明我们领导还不够民主,不然工人为什么有意见没地方去提呢?为什么连名字都不敢写上?其次,我们为这件事曾发过通知,且已按要求照办了,但这位工人还不知道,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有官僚主义,因而与群众有了隔阂。”这一件件看起来的小事,在赵岚眼里就是放不下的大事。正是通过这一件件小事,折射出工人群众在赵岚心里的位置。

  民主化管理给沈阳冶炼厂带来了勃勃生机,全厂上下团结一致集中力量搞生产,工厂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任务月月超额完成计划。1950年夏,沈阳冶炼厂甩掉了落后帽子,进入沈阳市先进工厂的行列,赵岚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同年9月,赵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与刘英源、董晨一起,并称为三个“模范厂长”。

责任编辑:包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