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从“脚板丈量”到“智慧助巡” 昆木加哨所官兵见证65载戍边科技变迁

发稿时间:2025-11-20 10:03:00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位于西藏的昆木加哨所,海拔4900米,高寒缺氧、植被稀少,年均气温不足5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今年,哨所迎来建哨65周年,特别邀请退伍老兵重回故地,共同为哨所庆生。

  清晨,昆木加哨所官兵整齐列队,迎接一位特殊的“老战友”——退役老兵边琼。时隔52年重回故地,边琼感慨良多。

  原昆木加哨所退役老兵 边琼:1971年的时候,昆木加生活比较苦,烧的煤没有,烧牛粪、羊粪、马粪,西藏山上没有柴、燃料,做饭的水就是从沟沟里面用扁担担过来,当时比较困难的。

  老哨楼前,老兵细数当年戍边岁月,回忆并肩战友。哨所还视频连线未能到场的退伍老兵,与官兵们分享守边感悟。

  西藏军区某部昆木加哨所 王思诚:老前辈们以前坚守的岗位和环境特别艰苦,面临的风险挑战也非常严峻,但是他们还能把边防线守得这么好。作为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接过好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传承和发扬好老西藏精神。

  65年来,昆木加哨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哨楼内,智能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云站岗”,高精距望远镜配套红外功能,让官兵在哨楼内即可掌握边境动态。偏远点位多由无人机执行“空中巡逻”,官兵乘车至山脚即可完成观察任务。

  西藏军区昆木加哨所 农盛观:我们哨所防区范围广、地势也比较复杂,巡逻点位较多,很多点位都在雪山之巅。以前,我们从徒步巡逻到现在“人巡+车巡+视巡+机巡”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巡逻的效率。

  从昔日冬储白菜土豆、大雪封山仅靠罐头度日,到今天通过“雪域配送”App下单、冷链运输三天内送达,哨所补给已实现及时高效。巡逻归来,卫生员立即为官兵体检,弥散式供氧遍布全所,制氧机24小时运转,官兵血氧饱和度从70%提升至90%。新哨楼墙体抗零下40℃严寒,阳光棚隔绝风雪,地暖保持室内恒温15℃,植物工厂四季产出新鲜蔬菜。科技,让“生命禁区”焕发生机。

  西藏军区某部昆木加哨所 索朗扎西:65年来的一系列变化解决了官兵的后顾之忧,虽然科技赋能了日常生活和巡逻,但是“边防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誓言不会变,我们会一直坚守在这里,为祖国守好西南大门。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