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从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到时速600公里磁悬浮,梁建英带领团队不断刷新“中国速度”——
【巾帼风采】30年,与中国高铁一路飞驰

发稿时间:2025-10-14 10:03:00 来源: 工人日报

  从绿皮火车到时速600公里磁悬浮,梁建英的职业生涯与铁轨紧密相连。

  “入行时想法很纯粹,就是想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交通载体。”近日,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对记者说。

  30年来,梁建英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我国高铁装备行业为数不多的女总工程师,她带领团队不断刷新“中国速度”,助力中国高铁领跑世界。

  “坐火车是一件浪漫的事”

  梁建英从小就对火车有特殊的感情。

  “我一直认为坐火车是一件浪漫的事。”梁建英说,父亲是铁路工人,家距离铁道只有两三百米,小时候她经常在铁道边玩耍。

  火车承载着梁建英的“诗和远方”。在列车上,她看到了太多的重逢、离别和期盼。“这些最朴素的情感,都与火车紧密相连,你能说它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吗?”

  从上海铁道学院大学毕业后,23岁的梁建英成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泼辣、能干”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他们发现,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身上有一股劲,学知识快,对问题有独到见解。

  梁建英说,他们是一群对高速列车有梦想的人,希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让自己成为巨人”

  2004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第一列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面对中方设计师团队的追问,外方专家绝口不提设计原理,这让梁建英深刻感受到:“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

  2006年,34岁的梁建英担任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项目主任设计师。她带领研发团队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12月,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问世。

  2008年,当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启动CRH380A高速动车组研发时,梁建英再次担任主任设计师。为摸透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脾气秉性”,梁建英带队奔赴全国各地试验。他们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准备,白天跟车10多个小时,晚上继续整理数据。

  2010年,CRH380A成功问世。同年12月,在京沪高铁先导段,CRH380A跑出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17年9月,“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这是梁建英团队耗时4年时间,标记出的高速列车技术新高度。

  此后,梁建英带领团队再攀高峰:历经5年自主攻关、1680余项仿真计算、4250余项地面台架试验和500余项线路试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于2021年成功下线,实现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突破。

  “速度不等于速成”

  梁建英常说,科研人员要静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走得更远。

  高速列车由几十万个零部件组成,再小的零件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高速列车一路飞驰的背后,是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

  “和谐号”CRH380A高铁列车的噪声在70分贝左右,已经低于世界动车组标准。研发“复兴号”时,梁建英团队为了让列车舒适度更好,噪声更低,用了1年多时间,针对不同噪声源、不同传播途径等因素,做了3000多种减震降噪方案,并试验出最佳方案,最终让噪声降至65分贝。这样,两位旅客在列车上面对面交流时,就可以更加从容。

  “速度不等于速成,技术创新从来不会一蹴而就。”梁建英告诉记者,碰到困难挫折,团队成员会坐在一起讨论,在争论中碰撞出思想火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截至目前,梁建英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等重大项目8项,获得授权专利203项。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