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通讯员 陈涛)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00后职工翟登凯推着钢轨打磨机,在沪宁城际常州站通宵对车站内的道岔进行打磨作业。现场迸发的“铁花”,在夜色中绽放。今年暑运以来,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持续开展线路养护作业,累计完成47组道岔、29公里线路的钢轨打磨任务,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升旅客乘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管辖上海、南京、杭州之间的4条高铁线路,高铁列车开行密度大,对钢轨、道岔的养护要求高。其中,高铁道岔让高速列车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是轨道最薄弱的部分,钢轨平直度要控制在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钢轨打磨师需要操作150公斤重的打磨设备,在15厘米宽的轨面上,一边推动机器一边调整角度,不能有毫厘偏差。拥有33年工龄的陈崇营师傅,向翟登凯传授多年道岔打磨秘诀:“年轻人不能心急,每次下刀要稍轻,一定要少量多次打磨。”
作业命令下达,翟登凯和工友合力抬起机器,准备对一处凹陷0.5毫米的轻伤道岔轨面进行打磨。他们慢慢走,匀速推,紧盯钢轨实时状态,反复调整打磨角度50余次,沿着伤损表面来回推行打磨上百遍。
3时许,随着最后一处打磨完成,钢轨旁的“铁花”渐渐熄灭。月光下,翟登凯手持吹风机清理散落在轨面上的铁屑,经过质量回检,各项参数均达标。“铁花很美,是每一名钢轨打磨师对极致追求的体现。”陈崇营向翟登凯竖起大拇指。
翟登凯在进行钢轨打磨作业。陈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