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只要你能在现场躺下干活,职工们就会在泥水里蹚”
不管泥里水里,站长总是第一个跳下工作坑

发稿时间:2024-03-26 11:13:00 来源: 工人日报

  3月17日,星期天,下午4点多周丽霞接到丈夫蒋书波的电话:“今天值夜班,不回家了。”“好,知道了。”挂了电话,周丽霞长叹一声,“又是两天没回家了。”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103注采站站长蒋书波太忙了。在采油厂领导来调研时,103站的一个职工说出了大伙的心里话:“我们担心站长调走,又想他快走,这个站的工作量太大,希望他到其他地方轻松一下。”

  来了个不惜力的“老蒋”

  “只要你能在现场躺下干活,职工们就会在泥水里蹚。”经历过采油工、副班长、班长、副队长、队长和党支部书记等岗位,让今年51岁的蒋书波有了如此感受。

  2014年8月2日,星期六,这是蒋书波到103站担任党支部书记后第一次值班。刚进办公室,一同值班的好几个职工以各种理由请假。不到8点,蒋书波接到电话说,一处管线穿孔需要紧急抢修。

  蒋书波和在岗职工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他在职工们的抱怨声中得知,地下管线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导致故障不断。再加上大型施工机械不适应现场施工,焊接管线时全靠人工,造成工作量增大,所以一到周末,就有个别值班人员请假。

  这一天蒋书波流下的汗水也被职工们看在眼里,他们知道来了个不惜力的“老蒋”。“风风火火,敢说敢干,职工的劲头一下子上来了。”葛树昆说。

  维修只是治标,不能治本,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蒋书波一边调查汇总,形成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加快管线更换步伐;一边重新考取了电气焊证书,奋战在管线维修的工作坑里。渐渐地,职工们发现“老蒋”干活有门道,效率也高,是个破解难题的好手。

  不管泥里水里,蒋书波总是第一个跳下工作坑,或趴、或跪、或坐、或躺进行电焊操作,时间一长落下了肛周囊肿,先后做过三次手术。但每次一出院,他又毫不犹豫往坑里跳。

  把讲道理变成拉家常

  “他回到家给我们讲大道理,一开始我和女儿都不愿意听,后来觉得他讲的有些道理。”周丽霞说。

  “这么多年,职工们经历油藏经营改革、公司体制机制建设,怎么把大家的心思聚起来,把精神头鼓起来,照本宣科是行不通了。”蒋书波觉得,在家给老婆孩子讲,只要她们不嫌烦,职工们就能有共鸣。

  他把讲道理变成拉家常,班前会上讲一讲、工作间隙聊一聊。这几年油田加大基础管理力度,现场增加了一些工作量,部分员工不理解甚至有抱怨。借着一次更换管线动土作业的机会,蒋书波扳着手指头给大家算起了账:“大家想想,是更换一次管线至少十年不用补的工作量大,还是三天两头焊补管线的工作量大?”这一算,职工们不吭声了。

  蒋书波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连续三年油田劳动模范和一次个人三等功。每一次把证书拿回家,女儿会对周丽霞骄傲地说:“爸爸的‘军功章’有咱俩的一半!”

  让员工身暖心也暖

  面对人员持续减少、队伍结构老化、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和员工诉求多元的现状,蒋书波坚持大家的需求在哪里,就把工作做到哪里,只有解开员工心里的疙瘩,才能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员工于丽英印象深刻的是,以前骑电动三轮车巡线,尤其是冬天特别冷。蒋书波看在眼里,争取资金为全部三轮车装上了帆布棚子,让员工“身上暖了,心里也暖了”。

  微信、抖音也成为蒋书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的好帮手。他通过朋友圈了解到,廖师傅低血糖,蒋书波就常备糖果和小饼干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在基层带队伍十多年,蒋书波深知,员工性格有差异,但都渴望被尊重和认可,“只要方法对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岗位明星”。一名员工由于身体原因经常完不成任务,久而久之产生了躺平心理。蒋书波发现该员工心思细腻,在录取资料的过程中摸索出了每一口井的配注规律,整理成合理化建议。蒋书波推动以该员工的名字命名工作法,并让她给大家传授经验。自此,这名员工就像换了一个人。

  只要把员工放在心里,员工就会把责任扛在肩上。103站管理着180多口油水井,23名干部员工承担着7.23万吨的原油产量任务,2023年超产0.88万吨,管理指标位居采油厂前列。

  为职工做事一箩筐,自己记不清;职工为他尽一份心,蒋书波感恩不已。去年端午节,蒋书波和父亲同时住院,妻子照顾父亲,同事们轮流照顾了蒋书波3天。每次提及,蒋书波都有点哽咽。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