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青春励志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周其林:荣誉面前 更重要的身份是教师

发稿时间:2018-09-04 16:38:51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他的身上有诸多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还曾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然而面对荣誉,周其林非常平静,他说:“我的生活不会因任何荣誉而改变,以前我为科教事业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今后还会是百分之一百。”

  从知青到博士后

  1977年,因高考制度恢复,中国学子一片欢腾。当时,周其林还是农村一名普通的回乡知青,耕田、除草、收割是他每天生活的全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他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学业,并于第二年参加高考。最终,21岁的周其林以高分走进大学,成为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

  从农田到课桌,周其林万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由于从小在南方水乡长大,周其林一开始并不适应兰州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特别是冬季。他经常在宿舍熄灯后坐在路灯下面看书,久而久之冻出了风湿性关节炎,不得不住进医院。大学毕业时,周其林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事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至今他已为之奋斗了近40年的时光。

  做研究的最大意义:教育和培养学生

  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周其林却认为自己更重要的身份是教师。他不止一次对课题组的老师和同事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高校里做基础研究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教育和培养学生。通过将学生引领到学科的前沿,帮助他们学会探知未知世界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才,才是高校科研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周其林研发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教育教学方法。

  周其林承担着《有机立体化学》《当代化学前沿》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他的课堂深入浅出,即使没有相关学科基础的学生也能听得懂。为了让学生们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勤于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周老师在课堂上想了很多办法,除了把知识尽量讲得通俗易懂外,还增加了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并且可以随时提问。他还将学生提问的多少和回答问题的水平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周其林的课在学生中大受欢迎,那些真正想学知识的学生多了,而那些想混学分的学生少了。

  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

  除了在科研方面的教育,周其林还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生活日常。他会定期安排一些放松的活动,调节大家的生活,让学生在紧张的研究工作间隙接近大自然和各种人文景观,放松身心,丰富阅历。

  每天早晨8点钟到实验室,晚上9点左右离开,离开前和实验室的同学一一交流,一周6个工作日,周其林的生活如同化学反应一样准确。与科学研究一样,周其林在生活上也非常细心。他为人非常谦和,没有架子,但又严格自律,具有长者风范。这些个人修养,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周其林已经为国家培养了70余名优秀博士和硕士,他们大多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制药公司任职,其中2人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责任编辑:秦亮